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意识得到了启蒙并稳步提升。但同时,由于受到封建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法治精神尚未能生根发芽,部分领导干部依然存在法治思维欠缺,思维固守的现象。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树立法律信仰;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投身法治实践,提升治理能力;净化社会风气,优化法治环境,努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整体国民的法律素质。当前,成都高校中一些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为应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加强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营造优质的社会法治环境;改进和创新高校法制教育模式,拓宽法律信仰教育的途径;丰富校内校外的法律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 加强地方法治经济社会建设,重要方面是要营造便民用法与服务的良好环境。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地方经济社会法治滞后.甚至出现行政法制腐败行为.有碍于法律效率提升与依法治国进程。专家指出.法治社会进步,说到底是法律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取决于公民对法律的掌握、遵守与运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行政法治加强与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试论依法治校与大学教育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法治来规范大学教育地发展和维护大学校园稳定。依法治校是大学教育和谐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大学教育的法治基础。此外,还要明确大学教育和谐的法治路径,即要牢固确立合法的办学方向、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成效、加大民主监督、提升干部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要增强军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端正思想,重视《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部分的教学;正视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实效,着眼于培育和提高学员的法律素质;营造氛围,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迅速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与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法治观念,是法律教育十分关键的问题.培养法治观念的关键是确立法律信仰,突破人治观念;破除人治观念应从对法律的信仰入手,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法大于权利,法律是维护自身利益最有效的保障时,人们才能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7.
政治自由是自由在人的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而政治自由本身无法靠其自身来实现,其最终实现离不开体现人类理性的法律的良性运行——法治,二者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理应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去保障,使政治自由成为法治社会的核心。要注意立法的合理性,法律必须代表民众的利益;要严格执行法律,真正体现法律之上的原则;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担负着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双重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先导。目前,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在法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国依法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魏彦珩 《发展》2009,(11):97-98
养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养成法治理念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现行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子文化、裙带观念、家族主义宗法传统、熟人社会等。养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出路在于:把人民法院建设成为培养法治理念和表达法律诉求的神圣殿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成为培养全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表率;社会中介机构真正发挥社会作用;大众传媒应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鞭挞亵渎法律行为的舆论阵地;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没有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较高的法律素质,在现代社会将会举步维艰.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多种方式培养和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教育.  相似文献   

11.
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法律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法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现实条件下,我国的法律教育应该采取德日模式,并且要发挥大学在法律教育诸环节中的主导作用,而不能采取美国模式,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法治状况和法律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受到传统因素和法治现状及大学生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应依靠法学专业老师开设法律常识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教师及法学专业学生的积极影响等创新做法进行法律教育,以期达到切实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途径:增强法治教育宣传;明确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合法的管理程序;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
徐向素 《发展》2009,(9):78-79
干部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法治要求和立法意图,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养,就会在意识上淡漠法、行为上疏离法,从而使得群众对法治产生排斥心理,降低群众对法律和法治的信任,进而影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因此,提高干部法律素质一直是干部培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工具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只是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不具有任何目的和价值意义;法律不过是阶级、国家政策、以及发展经济和维护道德的工具而已.法律工具主义强化了人治的理论基础,无法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同依法治国的目标背道而驰.要树立法治精神,必须克服法律工具主义,加强立法建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强法律宣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特点,阐述了法治思维在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的法治路径。要健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理念,落实依法行政;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法治保障,加强法治监督;培养市民法治观念,树立权利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特点,阐述了法治思维在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的法治路径.要健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理念,落实依法行政;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法治保障,加强法治监督;培养市民法治观念,树立权利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不当对法治建设有诸多的负面影响,它损害了司法独立、司法权威性以及司法形象。要避免新闻舆论监督失当现象的发生,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其次,法律部门应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主动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最后,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从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 法治的实质就是把客观规律变成行为规则.现代法治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其一,要有良法,就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法律结构科学合理,能够落到实处;其二,要有善治,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无个人,法律之外无组织.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法律主要是“公众合意”,也就是众人意志的体现和民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