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奥  黄琨 《科技和产业》2016,(2):139-145
分析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控制碳排放强度,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了我国1953年—2013年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论得出,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加是碳排放强度降低的原因,但碳排放强度的变动对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47-50,58
文章依据1984-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度量指标对山东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并基于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山东省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对外开放度提高很快,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沿海省份;长期而言,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与外资依存度不存在协整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出口。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巴西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采用多变量分析框架,检验巴西在1977—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是事关环境保护的大问题。能源消费,特别是传统能源的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量,从而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同时分析了巴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通过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的分析,文章最后为巴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的同时分析了巴西经验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疆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疆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等变量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指出了外贸依存度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因 ,对外贸易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而新疆对中亚五国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则不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因 ,要将新疆建成我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 ,必须防止通道经济和贸易空洞化 ,必须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津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最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长期来看第三产业必将取代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反向关...  相似文献   

6.
汇率升值对就业影响的中日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就业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对就业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在实证研究中引入汇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日中两国实际汇率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别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日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与实际汇率升值正相关,而中国的相应变量间不存在类似长期关系。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在汇率适度浮动,资源在部门间流动壁垒减少这两个条件满足时,汇率升值才会产生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劳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逐步优化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碳排放问题也日趋突出。本文以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为基础,对北京市1980-2016年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三个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扩展的库兹涅茨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北京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且目前处于递增阶段;第二,北京市碳排放量还受到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率的影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有正向的拉高作用,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有拉低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能源强度是体现一国经济结构合理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源强度变化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构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的函数关系,利用1990—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系数为-10.46367,能源结构的影响次于产业结构,影响系数为5.489905;短期来看,能源结构的波动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大于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江苏战略性能源开发供应提供依据,本文运用线性回归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及其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三次产业煤炭消费量的变动对节能减排、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影响及运用线性回归理论和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为江苏省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及碳排放约束下经济发展措施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特性具有新的变化。选取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能源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能源强度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西北地区能源强度较高,东南地区能源强度较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外开放程度与能源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给我国带来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1992-2012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从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内涵出发,运用IO-SDA模型构建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9个变量,对经济发展方式各构成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显著降低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主要原因在于能源强度的降低,其次为能源结构的变化及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但中间投入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制造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进口率等因素的变化均不利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炳钦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53-158
通过VAR模型分析1987-2018对外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对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关系分析,从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早、中、后期对外贸易对一、三次产业正向冲击,对二次产业早、后期正向冲击,中期呈负向冲击;从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冲击角度分析:早期没有冲击作用,中期一次产业对对外贸易存在负向冲击,二、三次产业对对外贸易存在正向冲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0-2018年泰尔指数、高级化指数稳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外贸易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现状一致,对外贸易与三次产业结构相互促进。并提出促进科学技术与二、三产业结合,政策方面倾向、企业层面提高技术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四川省能源强度,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采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对能源强度表现为正影响,工业化水平等对能源强度表现为负影响,短期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剩下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贸易依存度。综上可得出建议,为降低能源强度,需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重视开发新能源,淘汰落后工业产业。  相似文献   

14.
郭艳春  刘斐 《开放导报》2012,(4):105-108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邮电业的高速成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邮电业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各经济社会变量对邮电业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开放度对邮电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最大。因此,建议各地在培育和支持邮电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讲,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效应既包括直接能耗效应,又涵盖通过产业总量、结构、技术产生的间接调节效应.通过构建贸易与碳排放的长期关系、产业调节效应及状态空间模型,借助VAR、岭回归等方法研究发现: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直接能耗效应显著,应成为争取国际碳排放配额的论据;而通过产业总量、结构和技术对碳排放产生有效的正向、负向和反向调节,正向效力的强度大于负向.因此,贸易发展的同时要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需充分发掘产业结构和技术渠道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就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两大类贸易产品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来看,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有利于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这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跨越的特定时期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从结构效应的角度看,进出口结构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发挥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  相似文献   

17.
刘彦  郑晓敏  田富俊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07-112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R&D是关键要素。基于闽三角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与R&D强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闽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R&D强度相互依存,其中第二产业与R&D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与R&D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小。基于此,需要根据产业结构来进行R&D强度的增减,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对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能源消费除了总量控制外,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和能源结构的高效低碳演进是节能减排最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投入产出模型,消除中间投入中进口产品国外CO2排放的影响,计算国内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然后根据现有投入产出表,测算并比较1987年、1997年和2007年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并利用两极分解法对1987~1997年和1997~2007年两个跨期中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CO2排放情况进行结构分解,对比分析效率效应、生产结构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影响;最后立足于行业部门碳排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陶长琪  宋兴达 《南方经济》2010,28(10):49-60
本文利用我国1971—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费、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平方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ARDL估计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解释力度最大,其次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和对外贸易,并且推导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模型,同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