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化转向"视阈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是社会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文化背景推动黑龙江发掘、 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对外宣翻译的质量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例,分析"文化转型"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 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要凸显;采用音译法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度以及要加强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让区域文化"走出去",需要加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力度。其中英译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以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外宣英译的难点和亮点,提出了加强英译工作的三点建议:政府引导,积极为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搭建平台;促进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发挥地方高校英语师生优势,重视非遗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以翻译美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非遗外宣英译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山壮族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过程中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创意经济的全面兴起正好为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要进行"非遗"传承人培训创新;"非遗"文化的认知创新;"非遗"传承机制的创新;"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创新传承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黑龙江传统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十三校五"和"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重点.目前,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态势良好,其翻译现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在"文化转向"影响下的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依然存在数量和质量的缺口.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现实和翻译需求,对翻译教学中的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现实要求,以期待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陕西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省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了陕北、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62项、省级453项、市级1127项、县级2292项,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我省非遗保护、保存工作,制订出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5,(2):99-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一般公共产品特性及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作为非遗外部性解决手段的政府干预,重要表现是通过法律制度或公共管制在界定产权或削减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行政法调整非遗保护的典型,必将对鼓励和保护非遗正外部性产生深远积极影响,但其缺点是难于兼顾对私权的尊重。日本、韩国"文化财产"概念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资产"概念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政府投入不足,传承人存在"断层"危险,非物质文化保护环境的缺失等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构建良好的"非遗"保护工作环境;培养传承人,避免"非遗"传承中的人才断层;构建平台,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宣传;针对特点,做好"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挖掘"非遗"的外在价值,契合城镇化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非遗文献译介可以为艺术传播、文化研究、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以译文各种应用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策略对今后蒙古族非遗文献的外译也将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最早权威的定义,可以追溯到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怎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概念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的实际,使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取得全民的认同和共识,是当前所有非遗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如此定义非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社会属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非遗"与老字号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进而探讨了"非遗"对老字号继承文化传统、品牌营销与文化再生产等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外宣文本承载较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理念,文化特色鲜明,其翻译研究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中非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非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要求更加紧迫.现有外宣翻译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社会视角,而对中国文化走向非洲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翻译策略研究较少.对非外宣文本的翻译要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宣传效果、构建与非洲各国文化形成互融共生互促的包容性文化生态为目标,创建从宏观到中观乃至微观的一整套翻译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讨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智慧小镇的建设,以南浔古镇作为实地营造案例,通过深入分析南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南浔古镇非遗智慧小镇文旅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旅游与非遗智慧小镇融合的发展路径: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打造线上线下双融合的智慧文旅新体验;通过AR技术重现非遗技艺;打造线上非遗体验平台,辅助文旅发展;建设智旅平台,推动智慧小镇的形成和发展。在传承、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丰富古镇旅游项目,提升游客体验感,助推当地经济建设,为后续相关的文旅融合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1日至12日,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探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时俱进。本届论坛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通过"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三个议题的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活化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密码留住这些非遗项目,就是留住我们民族传统的“根”,文化的“魂”要保护好非遗项目,前提是保护好那些非遗传承人,他们才是大地文化的制造者、承载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为切入点,对其非遗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及旅游融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该州政府应从地理标志知识普及、重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凝聚行业相关人员、加大资助力度层面着手,推动非遗产业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标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地理标志产品可以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宏 《改革与开放》2016,(19):29-30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她之一的河南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等特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保护与利用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我国受到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影响愈发明显,我国在非遗保护和利用方面受到的冲击亦愈发显著,原有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形势.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当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河南省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以期促进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化遗产(日本统称"文化財")的保护主要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就静态保护而言,对于建筑、风景等物质遗产(日本称之为"有形文化財")更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無形文化財")更多要进行活态保护,活态保护故名思及就是要保持文化遗产本身的活性,要是"活"的保护"活"的文化现象。就命名来讲,日本的名称更具有人文关怀一些,遗产是遗留的财产,更强调时间性;而文化财指的是一种文化财富,更强调其现实价值。活态保护对于现今中国非遗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快讯     
<正>6月18日,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自治区群艺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和西藏日报全媒体联合承办的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在拉萨闭幕。本次大展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2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0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和9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6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集中呈现了西藏历史久远、丰富多样、永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了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该文围绕益阳非遗的数字化进行调研,从政府视角、非遗传承者视角、大众视角深度剖析益阳非遗数字化的建设现状,并提出适合益阳的非遗数字化建设路径:一是加强非遗数字化的顶层设计;二是建立非遗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三是与高校类教育体系相融合;四是整合已有资源形成丰富的数字化传播生态链;五是建立科学化的非遗人才梯队。此研究有利于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同时,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本真,保护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主要对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传承人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