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泛指一批思想和一类情感、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场新的知识运动。后现代主义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即作为否定和抵制的力量、关怀和解放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声音以及作为时代变化的产物。文章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经常使用的几个基本术语如“解构”、“互为文本”和“系谱学”,因为它们既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方法论。最后作者探讨了后现代国际关系所关注的几个基本主题,指出后现代主义关注对国际关系中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强调话语和文本如何对世界政治进行建构以及关注国际关系伦理层面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后,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并不断地渗入到文学、绘画、建筑、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同样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冲击。它不断冲击国示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领域,使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一批新流派如女性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等。本论文首先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然后从认识论、本体论层次讨论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最后对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仍然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此外还存在众多的非主流的理论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派等。当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多元化、西方化、孤立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它不同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主要是从建设性向度对现代精神进行重构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后现代精神 ,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社会、自然进一步发展的密切关注的情怀  相似文献   

5.
权变学说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在原则上,与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契合,但权变学说已经具体到了模型操作层面;在哲学精神上,与后现代主义有许多融通之处,但权变学说避开了后现代主义的极端。对权变学说的哲学反思,不仅可以展示权变学说的理论品格,而且可以提高权变学说作为分析工具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各个派别都关注妇女生活,强调“社会性别”分析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作者将介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核心概念,梳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将于2005年4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国际关系理论非主流学派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四个专题:英国学派、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会议已邀请有关专家撰写论文与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当然,这固然有后现代主义先天的质疑和否定本性之故,不过现代公共行政的种种危机更是其受到冲击与挑战的内在原因。面临后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公共行政进行后现代重构成为其获得新的合法性的唯一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詹晓丽 《魅力中国》2011,(20):197-19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股泛文化思潮,其影响不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也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观有着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现。在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现代课程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同时也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作为文化代码的语言层面上的话语结构和建构的活动,给世界文学建立了一个新的认识框架.1945年,后现代文学空间的诞生与文学空间叙事研究在西方起步.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文学空间叙事方式在国内逐渐得到接受,学术界对后现代文学研究引起关注.总括国内外研究,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叙事学专著对空间问题开展了讨论,二是文学空间叙事开始了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后现代是独特的,它更多冲击和影响着想现代艺术更多层面。后现代主义所发起的很多热议和讨论无不渗入现今艺术流派的血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一段历史都会在艺术长河里留有印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近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统计分析 ,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多元发展趋势。在对此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又考察了中国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以及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中的“范式变迁”问题。从这些考察及其在这种发展、变迁过程中可以看出国际关系期刊从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因而进一步思考国际关系期刊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景区规划由于紧紧把握住当地文脉,更能找准规划开发的主题,找到了适应景区资源特色进行开发的最佳途径。同时也为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旅游规划研究的科学范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回顾了韩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韩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韩国国际关系的研究倾向及特点,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韩国的研究现状、发展、局限以及韩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争论点:普遍性与特殊性、实证分析层面与规范分析层面以及探索"国际关系研究的韩国化"及"韩国观点的国际关系理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及探讨,作者指出,韩国国际关系研究通过协调发展传统与科学、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既要坚持探索能够解释韩国特殊现实经验的理论性概念及一贯性分析机制,也要寻求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般理论与韩国特殊经验的关联性。这必将会大大促进"国际关系研究的韩国化"及"韩国观点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创造性生产以及完整的知识框架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及如何建设乡村,这是乡村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实质上指向的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乡村建设。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理论话语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展开,乡村建设开始对基于城市立场主张用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准去改造传统、落后的乡村这一理念进行批判,主张回归乡村本身,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对现代都市文明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乡村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6.
“限娱令”的正式实施使得电视节目当前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本文并不试图对“限娱令”该不该实施或实施给出一个标准化的解释,而是采用后现代语境来解读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背后的机制原因,分析电视节目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分析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大量存在的历史教益、历史方法以及历史证据是国际关系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历史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历史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研究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历史分析与理论构建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一项研究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在行为体之间的有意识互动中形成并发生变化,变化的方向既可能是正向演化也可能是逆向演化。作者提出了一个国际关系退化机制的研究议程,聚焦国际关系中无处不在的逆向演化问题。现有的国际关系演化成果带有明显的进化偏见,对国际关系的逆向演化问题视而不见,凸显了国际关系退化机制研究的学理意义。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具有多条研究路径和丰富的研究内容,作者把进化与退化的道德含义抽象掉,以合作和冲突之间的转化趋势界定进化和退化,进而在借鉴一些间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它的四个主要研究问题,分别是进化和退化的含义、机制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国际关系变化的动因以及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慧颖 《理论观察》2010,(5):145-146
以复制、消费、游戏、拼贴与平面化作为文化标签的后现代语境中,包含着后现代元素的欧美影片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蜂拥而出并大放异彩。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作品《低俗小说》中以娱乐、狂欢的游戏心态,拼贴、戏仿的平面叙事,跳跃、无序的叙述结构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品格作了精辟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汲取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是国际关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国际关系理论受益于对国际关系历史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历史比较、历史诠释等史学方法丰富了国际关系研究手段。作者认为,"向历史学习"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学者加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推进国际关系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国际关系学者应重视坚持历史与理论之间的有机融合,主要在厘清历史研究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发挥历史经验的理论建构功能、提升历史研究的思想高度这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并注意避免庸俗历史类比、历史经验的"以偏概全"和"简单位移"等现象的发生。推进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学转向"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其途径也并不是唯一的,能否坚持辩证思维将直接影响到推动"历史学转向"的效果,这就要求国际关系学者能够厘清并处理好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建构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