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在以物质享受为轴心的现代社会里,人的生命正陷入重重误区,遭遇新的异化.高校应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其克服种种诱惑和不良引导,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加强死亡观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加强死亡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刘晨 《理论观察》2011,(6):98-99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漠视生命的态度与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感慨生命弥足珍贵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中死亡观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率逐步增高的深层原因之一。通过国内外高校死亡观教育现状对比及原因分析.旨在探索适合中国高校进行死亡观教育的实践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3.
邵瑜 《发展》2013,(9):105-105
一直以来,死亡观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软肋",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认识上的误区,挖掘思政课教材,构建大学生死亡教育内容体系,让死亡观教育真正走进思政课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控制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死亡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社会工作教育也不能忽视死亡教育。当前在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中,死亡教育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死亡教育引入社会工作教育,很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总结了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行为特点,以切实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落脚点,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解决思路,旨在通过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鉴于各种内隐或外显的死亡现象充斥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死亡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显出来。以弗洛伊德的"死本能"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当前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死亡"重新进行界定,并尝试探究死亡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当前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面临着生死观不够科学、学校缺乏系统的死亡教育、家庭忽视或无暇顾及死亡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瓶颈。为此,本文提出,应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向死而生"的死亡观;教育行政部门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以期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璇  尹焦 《魅力中国》2014,(15):239-239
目的一通过比较医学以及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现状,总结出大学生锻炼特点,从而科学、有效改善锻炼方式,提高效果,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法一采用自鳊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多个医学以及非医学类院校各200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大学生对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练主观十分愿意者占76.7%,实际了解并进行者占22.4%。已学习相关理论并科学锻炼的医学生占310%,非医学生占12.4%;经x2检验P均〈0.01。结论一大学生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主观意愿与实际不符,且非医学生对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及执行力度较医学生低,加强科学指导下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而且,死亡恐惧具有普适性和根本性的特点。为了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学界人士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其实,我们很难对超越死亡恐惧的途径进行结论性的概括,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死亡规律,树立不贪生、不惧死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含蕴。  相似文献   

11.
茅珠芳 《黑河学刊》2011,(9):129-131
近年来中小学生轻生自杀、杀人伤人现象日益增多,在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应成为我们的明智选择。死亡教育不仅能提升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珍爱生命,还能激发学校德育活力,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转变观念,明确死亡教育指导思想;研发教材,科学规划死亡教育课程;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生钟情于死亡主题诗歌的创作。文章认为社会历史因素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第一,少年时居住在墓园对面,经常面临对死亡的思考;第二,她所处的时代及宗教环境使女诗人对死亡这一宏大主题进行探索;第三,由于从小在家庭里缺少爱以及孤独的一生,使她频繁地涉及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萍 《魅力中国》2011,(14):171-172
死亡赔偿金一直在我国都是很有争议的话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死亡赔偿金在继承中法院判决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因为我国法律的规定死亡赔偿金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法律适用结果。本文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整理,根据法律适用的原则,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死亡赔偿金性质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在继承中的分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觉得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不合理,有许多不公的地方,对比最大的是深圳市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同是死亡赔偿金,城镇人口赔偿达51万元,农村却只有不到9万元。作为法律人,我们应以法律人的视角从法律层面对死亡赔偿金做出比较系统的认识,探析现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目前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临床医学本科学士医患关系教育的方式。主张抓好主题教育,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角色认知,突出实践育人,注重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岗前培训,营造舆论气氛,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强化大学生自律精神的重要性,建议从两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完善。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环境下道德自律的重要性;通过反面事例来让学生自主了解道德规范。二是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完善大学生的教育机制,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直面死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对死亡以及死亡本身的思考,不仅是对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的探索,更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积极关照。庄子"逍遥游"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种人生哲学,对于死亡,他是乐观豁达、自然无谓的。比之晚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对死亡问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他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死亡的思考,提出了"向死而在"。对庄子和海德格尔二者的死亡观作一比较,探讨相距两千多年、相隔万里的两种文化殊途同归之根源,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大学生思政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在介绍社会认知理论及大学生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践行困境的基础之上,分析利用社会认知理论解决大学生道德践行困境的理论依据,提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解决大学生道德践行困境的方法:榜样先行,加强示范作用;以人为本,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聚焦热点,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联动融合,构建综合育人机制,以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与社会需求高度衔接。高校需要在分析人才社会化资格缺位的内涵释义、大学生法律身份缺位引起的资格缺位、教育落脚点认知失当导致的人才社会化资格缺位等问题的基础上,寻找"适格"主体的真正要义,并通过提升大学生法律关系运作主体资格能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力和浸润力,以此形成对大学生法律适格主体的补缺。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历史使命两个方面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从“加强节俭认知,形成科学消费观”、“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内化节俭认知”、“增加心理资源,抵制消极思想和物欲”三个方面加强当代大学生节俭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