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正快速削减而人均 受教育年限正迅速延长,人力资本结构与水平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并将对制造业结构产 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 1992~2014 年我国 31 个省(市)分地区分行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 FGLS 模型,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是从全国层面来看, 人力资本积累对中、高技术制造业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低技术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这说明人力 资本积累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二是从分地区结果来看,人力资本积累有效推动了东部地 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不明显,现阶段中、西部地区人 力资本水平仍难以支撑制造业结构升级新要求。因此,我国应多途径、多举措加速人力资本积累, 以促推制造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结构日趋服务化,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外商直接投资逐步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系统GMM两步法,考察了FDI结构性转变对经济增长影响,并利用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FDI流向服务业有利于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2)我国FDI的结构性转变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3)FDI结构变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FDI结构性转变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绩效,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1996-2015 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FGLS 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劳动力年龄结构中,新生代劳动力占比上升能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即对劳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负,而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且作用强度较大;在劳动力素质结构中,知识型劳动力占比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即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负,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但作用系数较小;在劳动力性别结构中,男性劳动力占比上升阻碍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即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都为负。最后根据实证结论, 就如何顺应劳动力年龄、素质与性别结构变化顺势推进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清 《世界经济研究》2013,(1):53-59,89
我国存在着双重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流入我国FDI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2002~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外资利用以能带来更大技术溢出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水平型FDI为主,我国中部地区FDI性质不明确,而西部地区的外资利用则以垂直型为主。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外依赖度以及国家干预程度对流入我国FDI性质都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等教育质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和机制,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1998-2013 年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质量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基于实证结果,我国应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改革高等教育机制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为制造业升级不断输送高层次、高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都客观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利用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因近年来受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将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石化、钢铁、汽车、装备制造、造船)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现有传统产业,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发展最活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其他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开发”以及“中部崛起”的产业结构发展的示范“大课堂”。其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对我国其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示范、指导和借鉴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形势严峻、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外资开始大量撤离,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来发展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方法也不能永葆活力。只有提升长三角产业结构,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吸引高质量FDI的进入,才是保证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和区位抉择,不仅受到转出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还受到转入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及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上海和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判断上海最适宜转移的行业及转向的地区。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集聚,而其他制造业正从上海转移出去;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的迅速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迫切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状况,结果发现,长期来看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具有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因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成熟,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高,并且鉴于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优势,我们认为从短期和阶段性的时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众多人口的就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需求不断扩大,中国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已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两者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有很大竞争性。文章以西部的重庆、陕西为研究对象,利用FDI投向偏离度指数对FDI流入的行业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利用相对产业梯度系数将西部省市与东盟三国直接进行工业细分行业的相对优势对比,得出资源依赖型行业和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是西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也是未来西部吸引FDI引力较大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这种产业和劳动力集聚的现象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现象。在集聚区域,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不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该地区的集聚效应,这种累积过程被Myrdal(1957)称为“循环因果律”,而且累积过程还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3.
吴慷  王启仿 《特区经济》2014,(8):108-110
采用2001-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比较我国东北、东、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技术溢出效应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小。最后,针对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差异作了结论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了近年来FDI对我国工业部门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三类行业(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和间接效应都是最小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当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最大;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外资则更显著地通过技术外溢和产业关联等间接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加上能源紧缺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东部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因此东部地区加快了传统产业转移的步伐,腾出空间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步伐的同时,西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可以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的资源、土地及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还在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新形势下,西部需要审时度势,制定相应的承接战略,以便顺利承接东部产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FDI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微观机制,然后利用1999~2007年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稳健地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而且外商投资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港澳台投资。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此外,研发密度、人均工资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资本劳动比的影响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刘昕 《科技和产业》2020,20(6):107-111
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以及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负向影响且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效应,而FDI的进入强化了这种路径依赖。文章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劳动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有促进作用,但没有发现FDI显著地促进了江苏省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个结果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跨国公司在江苏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低于其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中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例,探讨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承接来自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做好本地产业升级的问题.广西要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把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与本地产业升级相结合,把当前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便宜的静态比较优势,与长期发展需要的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在大力承接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未来可能具有比较优势的冶金、机械制造、船舶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20.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环境优化及政策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发的跨区转移已经开始的情况下,目前我国促进产业转移的机制尚不健全,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有待优化。因此,东部发达地区应以产业政策为核心,在产业、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税收等五个方面实行区域差别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而中西部地区也要提前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