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就是一个利益关系的冲突和协调过程。正视现存的利益不均衡并供给协调利益冲突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就是一0个利益关系的冲突和协调过程.正视现存的利益不均衡并供给协调利益冲突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宋芳 《特区经济》2007,226(11):134-135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致使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摩擦凸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极大的威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政府有效地解决冲突的良性运行机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肖东 《改革与开放》2011,(2):127+134
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因此,对我国现行信访体制进行反思和完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信访体制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应该在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在法治建设的框架下进行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日益明显,利益矛盾日趋复杂;转型过程中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不足与缺失已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所遇到的瓶颈;构建畅通有序的公共利益表达制度,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是党和政府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刚  彭伟 《开放导报》2008,(4):49-52
和谐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是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行使利益表达权利,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合理性,协调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举。我国现阶段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各阶层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已影响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失衡和部分群体对政治系统的抗拒,诱发了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域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吉 《黑河学刊》2007,3(3):71-73
社会各利益群体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进步。然而,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面临着发展的窘困。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实现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黑河学刊》2006,(6):142-144
当代中国原有的单一化社会结构正在迅速解体,各种新兴利益群体和复合利益群体纷纷出现,其中一些已经初步具备了阶层的基本特征。新阶层的出现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了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矛盾冲突。当代中国在阶层分化中构建和谐社会,应注意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引导和调节收入公平,建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机制,以及合理有效地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和重要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更加突显,阻碍社会公平的因素也不断地增多。主要有公共政策安排的非均衡性,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民主参与意识较弱,社会优势部门等。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理念,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深化改革,消除非均衡的体制性障碍;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构建社会利益博弈机制;统筹公平与效率关系,构建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是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首要环节。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也要根据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1.
安翔 《发展》2006,(10):92-93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努力,最为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是要找到可能妨碍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妨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利益因素.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发展状态.对于一个告别了贫困的国家来讲,以公平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建立和谐的社会发展机制,是关乎国家发展的紧要问题.假如公平分利机制建立不起来,导致社会阶层、集团间在分利上的直接对立和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民众的利益首先是通过社会的分配制度来实施和保障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需要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社会分配体系,协调社会的复杂利益关系,构建起合理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2.
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尝试对傣族园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解决旅游区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借鉴。依据共生理论,在全面分析傣族园共生冲突和目前的共生模式基础上,提出对称互惠一体化模式为利益相关者理想的共生模式,然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三方面来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以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是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首要环节。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也要根据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4.
黄映然 《改革与战略》2007,23(10):144-1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少数民族既是重要的利益主体,同时又是情况复杂的社会弱势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利益表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利益表达的渠道、特点以及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徐凤琴 《特区经济》2011,(10):125-128
社会利益多元化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在促经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均衡和利益整合相应机制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社会治理方面由于利益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因素带来的社会冲突与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治安社会化是属于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加强社会治理和提高管理水平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些关系民生性质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社会保障凸现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收支脱节、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文章认为,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扩大社会保障的涵盖面,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独立核算的支付体系,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机制,为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渠道提供制度化的安排,理性和制度化的方式化解冲突,调整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与格局,真正落实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转型,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利益主体差别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近几年群体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弱势群体利益无法有效表达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无法有效实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望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宋敏 《特区经济》2006,(2):112-114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采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以来。社会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较之改革开放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益分化日益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利益失衡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利益格局的比较并在充分分析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内容、表现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实现利益和谐的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琳  张杰 《改革与战略》2011,27(8):21-23,85
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是研究公共政策的钥匙。文章立足于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政策终结的新取向,具体分析政策终结与利益的关联性,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考的参与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及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构建政策终结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