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所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实现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之时,正是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成之日。然而,企业实现自主经营需要形成外部条件,企业实现自负盈亏也需要内部实现形式,而这个外部环境的形成与内部实现形式的选择都受制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必须转变目前对企业这种管理体制,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它是制约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体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相互联结相互制约,不存在“独立”的体制内容,所以必须把握住改革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抓住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关系。 一、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两者互为前提,紧密相关,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传统体制是一个“大一统”的体制,政府既管宏观又管微观,通过直接控制微观来达到控制宏观.因此改革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一方面,要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积极创造条件,下放权力,让企业自主经营,不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企业就难以转变机制;另一方面,在不具备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大步取消政府控制也是不行的,放开控制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因为企业还需要培育起市场意识、经营能力和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仙游糖厂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站稳脚跟,渡过难关,冲出低谷,实现扭亏为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坚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通过改革,苦练内功,使企业逐步转换了经营机制,增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标是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和经营单位。把多年依附于政府的企业推向市场,这不仅是形式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转变、在这场变革中,需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需要建立与企业走向市场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5.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经济实体,必然要求其强化内部控制,用自我约束手段规范经济行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的内在需要。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转换经营机制的统一性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为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正在建立健全宏观的控制和管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应当眼睛向内,做好内部改革,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发挥企业本  相似文献   

6.
王海钧 《上海改革》1994,(10):35-36,47
企业自我设计,顾名思义就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前进道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企业实行改革救权,要求企业转换机制,自主经营,这就为企业自我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计划经济体制好比火车系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指挥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了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目标和任务,并且提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10年必须解决好两大课题,即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也为我国工业企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企业的改革如不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相统一就不可能成功,这是因为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改革后政府由过去直接管理企业转变为宏观调控;企业由过去受“婆婆”支配转变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自主经营;市场由过去计划下…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关于企业改革,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目前理论界与企业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与思路.本文试就企业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索.一、关于企业改革的目标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其改革的目标,因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决定着企业改革的方向与部署,也决定着政府对企业改革的政策与企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关于企业改革的目标,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四自”——即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把“四自”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应该说是成立的,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才能具有生机与活力.问题是:我们能否把“四自”作为我国所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否所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都应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由于没有目标和时间表,28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了“游击战”和“马拉松”。产权改革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误区”;减员增效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雷区”;健全治理结构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却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盲区”。本文认为,只有将“政企分离”作为突破口,在企业内部狠抓治理结构建设,在企业外部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才能使压力转化为动力,迫使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方式,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监督向服务转变.审计人员从单纯的财务专家型向综合型转变.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将向更高层次转变。结构也将更完善,内部审计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采购外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将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从而为深化企业治理和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朱曙晖 《理论观察》2005,(6):180-18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国企改革的要求,到2005年底,全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要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促使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上来,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尤其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唐霏 《山东经济》1999,(5):23-2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从1978年起,围绕着向企业下放权利这一总的改革思路,国有企业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尝试。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下放权利转向强调两权分离,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达到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目的。在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步利改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企业法》、转换经营机制等步骤,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步骤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围绕经营方式的改革进行的,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把国有企业从政府的附属物地位转变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经济实体。这就不仅仅是改变经营方式所能办到的,而必然涉及到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我们认为,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确立法人所有权即企业所有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人企业独立性分析李红艳,宋世方,王春彦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点是企业有独立的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也是我国改革多年来致力于解决但又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然而,法人企业果真有“独立”的财产,并能“自主经营、白负盈亏”吗?它的独立和自主的主体范围是如何界...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最初的放仅让利到利改税,再到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现在则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每一步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每一步改革又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转变经营机制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对企业自身、内部机制的改革,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就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如何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负担:国有企业改革的掣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从建议给企业放权让利,赋予其自主经营的法人地位出发,继而强调产权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直到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讨论,具有逐步深化的特征,迄今为止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正是沿着这一逻辑进行的。然而,从1970年代末开始的按此逻辑发展的国有企业改革,却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无论是企业承包制还是股份制的试验,都出现了国家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处于获得企业经营信息不利地位的状况,而内部信息的拥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却与国家利…  相似文献   

17.
龙慧 《广西经贸》2000,(9):29-3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改革企业的人事制度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过程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对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培育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一、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建平县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建平县建筑陶瓷厂的基础上,通过“先出售、后改制,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改革方式,于1990年10月成立并投入运行的。该厂属国家二级企业,中型企业,是同行业中较大的生产厂家之一。 公司成立后,企业资产结构、领导体制、组织形式、经营机制、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基本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保证。但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要求。 目前轰动全国的“长虹冲击”,促使人们认真观察和思考“长虹”与“熊猫”、“牡丹”改革的差别。“长虹”是在80多万平方米的地盘上建起17条彩电装配线来实现规模经营,“熊猫”和“牡丹”则是靠联营兼并来实现规模经营的,双方都是用扩充旧企业的办法实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双方都凭借自主经营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