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随着城镇规模的逐年扩大,城镇周边农民手中的土地渐次被征用,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问题成了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对于征地农转非人员而言,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就业难,养老、医疗缺乏保障,收入低且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关系着农转非人员的切身利益。处理得好,农转非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国家城镇化进程可以顺利推进:处理的不好,必将引起农转非人员的不满以及社会秩序的紊乱,进而阻碍国家城镇化进程,最终必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三无”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这是当前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此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跳出二元经济的思维,把城镇规划区内的“三无”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通盘考虑,以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这样的政策取向设计对策思路,才能找到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被推向城市。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就业、生活保障。进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南京市已将部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但其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还存在养老待遇水平低、医疗保障不足、就业保障的针对性弱、社会救助单一化的问题。因此结合被征地农民现实需求,提高养老保障待遇,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并健全就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农转非人员。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目前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本文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农转非人员就业状况为研究起点,深入地探讨了就业问题的具体情况,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就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部门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村户口改为城镇户口,不是简单地盖楼房。关键是要解决好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只依靠政府和国企是不够的,非公有制经济必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被征地农民最终必将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然途径.文章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介绍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了主要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是以土地为基本发展要素的建没活动,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城镇扩张建设、城中村和市政道路改造建设构成。在这些建设用地活动中,涉及到征地与城乡居民住房拆迁,由于补偿问题,常有相关区域农民和城镇居民因失地、失房、失业带来潜在与突发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制约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据调查,当前征地与旧城改造中存在这几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1日 我市决定从今日起提高市辖各区被征地人员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  相似文献   

9.
中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及若干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伴随着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对北京市朝阳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山东省滕州市、四川省双流县的实地调查表明,失地农民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综合性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不仅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现行有关征地管理及补偿的政策,而且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概况失地农民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尽管农民失地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使得他们成为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整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1.
地从哪儿来?     
李铁  董祚继 《西部大开发》2012,(12):101-102
目前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集中在几方面:一是征地矛盾。这其中涉及到征地补偿的问题,以什么方式解决征地补偿?是提高补偿标准还是解决同权问题,使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能够平等地参与开发?还有所有权的认定,也就是确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俊 《科学决策》2005,(7):5-8,14
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本报告主要利用一些个案调查材料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4,(5):17
<正>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宁波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让农业转移人口同等享有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农村征地是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要求,对农村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农村征地工作要谨慎而为。当前在农村征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未科学处理好与当地农民的利益关系等,致使很多农民对征地事宜有所不满,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保障国家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推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文章就对农村征地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有效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讨论话题:(1)城镇化,不可盲目乱来。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配套设施滞后,城镇功能缺失。"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中,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城镇化速度要不要那么快?(2)城镇化,农民何去何从?农民进城后的保障怎么解决?目前不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集中出现了农业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仅失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自然也难找,而城镇规模发展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功能欠缺,以至于无法形成对劳动力有效的吸引,这些问题怎样解决?(3)城镇化,如何提升我们的管理?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难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农民观念的城市化,尤其是地方行政部门管理的城市化,这一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城镇化为视角,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城镇化的影响。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改革制度等方面寻求破解的有效途径。其结果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保障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最直接的表现为征地拆迁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农民利益受损、失地农民成为社会风险、征地冲突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产权边界及大小、完善土地他项权利、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提高农民法权意识等保障农民权益,使其共享经济发展红利,推进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成都经济发展》2006,(6):22-24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只有循序地离开土地,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步伐,这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农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没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后盾,很容易陷入“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窘地。2004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府[2004]19号)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劳社发[2004]74号),这一政府主导型的保障措施出台,对于顺应农民市民化趋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基本生活要求有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城镇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保障.本文在对辽宁省城镇体系现状以及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辽宁省合理城镇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大规模征收农村土地,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而征地补偿是征地政策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农村征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改进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对征地执法活动的监管以及完善征地补偿救济制度这三方面来探寻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路径,为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