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之林  高健 《改革与开放》2021,(22):62-66,72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向大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育劳动情感以及开展劳动实践锻炼,旨在满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三重价值诉求,深入探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价值诉求和实践路径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在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劳动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以期推动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具有着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诠释。对大学生进行雷锋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高校加强雷锋精神教育,需要从雷锋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李世仿  魏毅 《黑河学刊》2011,(2):138-139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前提。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引导、学校社团的潜在影响和社会实践的亲自体验等主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出现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渠道单一与方式方法陈旧、教育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转变廉政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地位;完善教育内容,强化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大学生廉政教育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劳动意识,具备优秀的劳动能力,不但关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基于福建省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意识方面整体积极向上,但仍存在缺乏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缺乏手胼足胝和脚踏实地的品质,缺乏主动做事和自我驱动的自觉,缺乏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态度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青年、高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通过探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和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旨在找出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以期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阳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孝道教育与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结合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大学生德育理论的新发展。在社会呼唤道德良知、弘扬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引进孝道教育也是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育的积极探索。结合新时代孝道的特质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德育资源,为造就大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养成完善的人格贡献力量,是大学生孝道教育实践途径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友善品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面临多重困境,需要从完善社会教育、强化学校教育、增强家庭教育、加强个人教育等四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信仰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信仰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信仰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高校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教育实践中遵循"以情感人、以形动人、以理服人"的原则,着重构建信仰教育机制、营造校园良好信仰氛围、构建高效信仰教育体系和不断丰富信仰教育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熏陶规范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信仰,从而引导大学生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仰,树立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人生志向,进一步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所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义深远。文章从高校思政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运用、思政课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创新、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网络媒介五个方面着手,探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举世著名。长征途中,无数奋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和感人事迹反射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信念坚定的最高体现。新时代,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鼓舞大学生行走新的长征路,但在融入的过程中存在社会氛围营造不足、高校重视不够和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动力不足的问题,据此可通过营造浓厚的弘扬长征精神的社会氛围、加强高校对长征精神融入教育的重视力度,以及大学生自身深化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并落到实处的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大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益劳动是高校为大学生参加劳动而提供的一个体验人生、增长实践才干的切实有效的平台.公益劳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有着怎样的意义?高校如何在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公益劳动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一个迫切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论述了中国梦视阈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应改进传统教育内容与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实现文化认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选择;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于实践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施斌 《湖北经济管理》2008,(20):112-114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构建与发展高校和谐劳动关系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高校与教职工的聘用关系受劳动法律体系的规范与调整。开启了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时代,也对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工会组织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影响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和多方面不利因素,必须切实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内外部改革力度,加强宏微观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相关机制,推进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是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安全也有其特定的内容。为使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大学生意识形态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文章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绘制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了解当前研究现状,探寻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在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从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入手,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思想文化引领,开展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新媒体和大数据趋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展现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弘扬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红色文化激励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20.
徐锐 《改革与开放》2017,(24):131-13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也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多发期,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手段、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通过构建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高校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队伍建设,建设"行政主导+市场运作"化网络思政新平台,才能有效破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