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后发展地区实行与发达地区的产业错位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错位发展中的特色型产业错位主要指相邻的两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要注重产品特色化、优化发展。后发展地区推进特色型产业发展需要在产品特质、产品生产技术、政府合作等方面,加强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姜霞 《开放导报》2012,(6):45-48
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和成本因素、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开始实施产业转移,把他们的科学投术延伸到广泛的发展领域,尤其是高科技衍生的加工型、装配型、服务型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向成本低的东亚、东南亚和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这次大的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机遇面前,谁先抓住了,谁就抢到了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日益严重的形势,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定位,即将其放在不同层次宏观区域背景里,确定长三角主要城市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就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宁市主要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较为混乱,缺少全局性统一规划布局,致使产业布局雷同现象严重,难以形成产业错位发展效应。基于南宁市“事实型”、“规划型”和“预期型”主导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文章对南宁市主要的六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以期在获得主导产业布局错位差异化效应的基础上促进南宁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恒 《浙江经济》2004,(18):43-45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次区域表现的产业同构现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浙江在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中,如果人为地去实行所谓的“错位”发展战略.破坏产业自增长机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基于产业特征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定性的双重性、产品生产的组合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空问的聚集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发展进程的跨越性等特点。据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塑造文化内涵、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突出重点与层次、建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旅游城市、产业和区域的整合互动、产业发展适度超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1,(9):32-33
广东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各具特色近年来,广东省各个国家高新区按照"高端集聚、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原则,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形成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链的延伸完善,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济南轨道交通产业能效的研究对构建、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地区商业形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助推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但济南也面临着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脆弱、产业配套认知局限、产业结构布局缺少靶向性等多重困境.本文直面济南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难题,从深化科研自主创新、细化平台搭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四方面给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翔 《改革与战略》2016,(4):101-106
产业经济升级版包括转型和升级两个方面,其培育过程是产业构成要素持续扩散与整合的动态过程,其中技术融合、系统开放、模块化分工起着关键作用。要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应围绕规划找引导力、围绕"群群互动"找合力、围绕融合找推力、围绕创新找原动力,路径存在于高新技术的渗透、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及其内部的重组创新。当前,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产业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原生"状态。湖北省要加快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出路在于激活"引擎"合力驱动,走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剑华 《特区经济》2009,240(1):205-206
本文根据偏离—份额模型,考察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广西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五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三种类型;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探究东中西三大区域碳排放、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并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动态耦合关系,且需长期看待产业结构带来的碳减排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中部地区基本实现变量间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碳排放对经济增长更依赖,但三者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各区域低碳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金华 《改革》2020,(3):98-110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运用全国6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单位和4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不同地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特色;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布局依托了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满足了协调发展要求;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同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拥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重要细分行业还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未来,应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连片发展,促进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促进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的深度分工协作,增强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差异不断扩大背景下,分别从产业结构的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方面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解释,最后从产业结构角度对福建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家祥 《特区经济》2012,(4):162-165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中部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整体区位优势迎来了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难得的历史新机遇;但由于中部各省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内部区位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我国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产业竞争和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后发地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文章在总结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扶持的视角构建了后发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型,深刻揭示后发地区政府扶持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复杂作用机理。同时,通过对海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剖析,进一步阐释后发地区政府规划扶持、建设扶持与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后发地区政府可以从地理要素、资源要素、产业基础以及园区建设、政策建设等五个方面扶持当地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鑫 《特区经济》2009,(6):263-265
我国正发生产业区域梯度转移,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并指出当前中西部地区违背产业集聚规律导致产业承接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集聚政策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地区2012年的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研究发现,不排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会导致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的高估,而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后发现,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偏低,只有0.682,规模无效率是阻碍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东部地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则较低,这主要由三大地带间的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将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后发现,中国没有"低高型"省区,多数省区是"双低型"或"高低型"。  相似文献   

19.
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转型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资源依赖型地区数量多且分布广,现阶段此类地区开发阶段不同,所以进行产业转型的路径存在差异,其过程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问题,基于此,科学全面的探讨适合此类地区实现产业转型的五个战略,并进一步分别从地区资源开发阶段和地区利益相关主体两个维度,制定出符合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贾媛媛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91-197
内蒙古自治区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上,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为研究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在梳理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基于自治区12个盟市面板数据,对绿色信贷与自治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能够促进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不同区域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绿色信贷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分别显现出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制机制、加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融资机制、强化区域研发能力及技术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