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利锋 《南方经济》2016,34(4):1-23
政府支出对于一国经济波动具有显著性影响。基于我国的现实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证实:(1)生产性政府支出与消费性政府支出对于总产出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并且生产性政府支出对于产出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2)无论是政府生产性支出还是消费性支出,其对于不同部门的产出均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即政府支出的冲击效应具有部门依存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不同部门与政府支出不同构成成分的多部门经济NK-DSGE模型,考察了政府支出冲击的不同构成成分对于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经验证据,并且模型主要变量的周期性特征与现实数据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指出,相对于消费性政府支出而言,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对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使用支出政策熨平经济波动时,政府需依据现实经济情况及时调整政府支出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潜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走势看好,但在短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必须把握这种波动性从而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按照实际产出的构成成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使用方差分解法。从全期样本和滚动样本两方面探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弱的成因,并针对可能扩大经济周期波动的潜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媛  冯昊 《北方经济》2010,(21):71-72
一、总需求结构平衡理论 总需求是经济中各个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它包括居民消费、政府购买、投资与净出口四个部分.其中,内需包括居民消费和投资,外需来自净出口,政府购买为政策变量.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经济研究机构和学者普遍认为,SARS危机是外部冲击,实际经济增长率受到外部干扰后,将会围绕着潜在经济增长率趋势曲线上下波动。本文不同意上述观点,从SARS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上来分析,SARS危机已经改变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大需求主体的经济决策和行为,它通过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均衡的产出水平。如果把SARS理解为外生变量的话,显然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在后SARS时期,更应该考虑把公共卫生危机设置作为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之一,因为即使SARS已经消失了,类似于SARS的另外一种公共卫生危机也有可能会出现。本文引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将政府行为作为内生变量的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兴起。政治经济周期指的是政治因素或者政治过程引发的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本文根据选民和政党不同的行为特征,介绍了四种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并对这些政治经济周期模型进行了评价。在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周期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尽量避免政治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防经济周期是多种随机冲击而引起的产出和其他国防经济变量的总量或者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变化。它是在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军事战略的周期性调整、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周期性变迁、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冲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国防经济周期波动是国防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经济的需求面出发,对中国总产出的增长和波动提供一个解释,同时采用1993年1月到2006年4月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经济进行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货币供给能够解释中国产出的大部分变化。在产出、投资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且政府支出和出口会导致产出、投资和货币供给变化。  相似文献   

8.
王倩 《山东经济》2012,(4):72-80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构造了非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这一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技术从非结构自回归模型中分离出诱导残差,利用这些残差建立了关于我国公共支出(包括财政支出和非税支出两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公共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相机抉择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实证结果:政府收入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呈现正效应。公共支出相机抉择的政策效应是一种反周期调节的短期性措施,并且在调控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新凯恩斯模型的研究框架下,引入了四个额外的冲击——偏好冲击、加成冲击、政府支出冲击和利率冲击,来研究导致我国产出、通胀等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来源。模拟结果显示,来自供给方的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对通胀影响最大的是加成冲击。除利率冲击外,技术冲击对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在我国以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调控措施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的效果将是有限的,适时强调供给管理是有其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0.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财政支出冲击和居民消费习惯,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分别纳入生产函数和总消费函数,通过DSGE模型模拟了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出、就业、投资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增加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而对产出、就业等经济变量产生挤入效应。考虑消费习惯后,经济变量对外生冲击的响应呈驼峰状,并且影响程度加大。因此,合理划分政府支出的类型并恰当评估居民的消费习惯对把握财政政策的操作力度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及评价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使用的角度看,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最终消费支出反映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反映投资需求,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反映净出口需求,即出口的货物和服务与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差额。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总量及结构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11年和日本1970—2011年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获取周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中日总产出波动与消费结构演变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相关性检验显示,中日消费价格波动呈现顺周期,中日两国耐用消费品易变性均大于非耐用消费品,但中国消费价格波动较日本强烈;第二,中日消费支出波动均比总产出波动强烈,中日各消费项目的易变性,分界点(中国1995年,日本1985年)前大于分界点后;第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消费支出易变性贡献较高,而日本则主要源于外部能源价格冲击、内部收入倍增计划以及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意识;第四,格兰杰短期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日消费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在外部需求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中日两国均有必要提振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安徽和浙江两省1995-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各指标对经济的贡献发现:安徽省经济为消费主导型,而浙江省为政府投资主导型。通过var脉冲模型进行变量间的作用分析发现:安徽省消费主导型中的消费通过影响投资和政府支出来间接影响经济发展,同样浙江省的政府投资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来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恺丰 《中国经贸》2012,(14):12-13
中国2001年加入WTO,外汇储备的规模日益扩大。为了分析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量的来源,本文采用了协整分析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量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f-.t~币量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外汇储备量与这些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济序列之间的协动性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事实之一,这种协动性一般被定义为经济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本文首先对经济序列中的相关系数问题进行综述,特别是介绍了动态相关系数,并且作为衡量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新特征事实.然后介绍Engle最近提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估计方法.最后对使用这种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进行描述.本文计算了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净出口、CPI、M2、利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汇率与GDP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发现了政府支出与GDP之间关系最为稳定的重要结论,并且和美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一个同时包括国内部门和国际经济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1990年1月~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就业、实际工资利率比、实际有效汇率、净出口比率和贸易条件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论表明:日本的国内部门与国际经济部门的状态变量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而变量之间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很有可能并不一致.日元升值虽然在短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它对日本实际GDP和就业的长期效应却显著为正,说明日本可能存在着出口成本驱动型内生技术进步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流经济学的两大主要分支之一就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现代周期理论的基本结论认为基本的RBC(实际商业周期 )模型不能很好的模拟战后美国经济的实际特征 ,许多改进措施被考虑加入模型 ,不少研究得出有一定改进的结果 ,但基本仍建立于基本RBC模型基础上 ,这些研究多以美国经济为背景 ,以中国经济为背景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拟首先用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 ,以探寻模拟中国经济的好的方法和模型。本文采用消费与休闲可分的对数效用形式 ,常规模回报生产技术 ,假定对数AR(1)过程的外生技术和政府需求冲击条件下 ,建立动态随机均衡模型 (DSGE)。研究发现 :基本RBC模型基本上较好的模拟了实际中国经济中多数宏观变量的波动特征 ,按照Prescott (1986 )的方差估算法 ,可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 80 %以上 ,但模型预测的劳动对实际经济中以实际就业人数所表示的劳动的解释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观察GDP的周期性成分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共同运动,发现了韩国经济中的特征性事实。本文用Hodrick$CPrescott滤波来提取序列的周期成分,通过预白噪声化程序进行稳健的测量,并且借助脉冲反应函数观测了GDP的冲击传导机制,从而得出结论:除了价格变量以外,所有变量的周期成分都是顺周期的和同周期的。工资滞后周期3个季度,M2较弱的顺周期而且领先周期。预白噪声化之后,大多数变量的交叉反应相关函数值降低,但是很少发生质的改变。投资变量最活跃而消费变量相对不太活跃。GDP冲击似乎首先影响总需求方;而供给方如就业、真实工资要几个季度之后才有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杨冬 《乡镇经济》2013,(4):23-29,53
利用SVAR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冲击构成进行分析,同时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产出、利率和财政支出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外生于系统,但产出和财政支出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在长期非中性,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出和其他实际变量;产出对源于产品市场的需求冲击和产品的供给冲击的响应均是正向的;经济周期波动中供给冲击所占比重小于需求冲击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改革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运行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趋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制约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发挥。一、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波动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明显地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高增长主要靠投资高增长和工业生产高增长推动的。归纳2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可概括为三个大的周期,即1978—1986年第一个周期、1986—1991年第二个周期和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