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3.
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3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我国城市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的结论,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1年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选取福建省9个市的14个指标数值,运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9个城市竞争力进行排名。由此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为三大因子差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法为缩小三大因子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证与理论研究都表明大城市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规模效应。针对我国城市集聚程度较低、规模效益较差的现实,应当调整我国现行的城市规模政策,走以集中型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6.
尚淑娟  梅强 《商场现代化》2006,(14):187-188
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发展。笔者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考察,找出各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探索江苏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度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重要评价依据,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取10个初始指标,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提取出5个综合因子,并给出综合排名;北京、浙江等靠前;甘肃、西藏等居后。文章最后认为: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6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区域商贸业发展是推动“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北京市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经济环境、规模、基础设施、成长性、支撑服务5个维度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北京市商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区域2012年~2015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估了北京市区域商贸业的综合竞争力,明确其竞争力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首都核心功能区商贸业竞争力逐渐减弱;城市功能拓展区中的朝阳区、丰台区商贸业竞争力逐渐减弱,海淀区和石景山区商贸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城市发展新区中的通州区商贸业竞争力逐年增强,大兴区和房山区商贸业竞争力逐年减弱,顺义区扣昌平区商贸业竞争力未出现较大波动;生态涵养发展区商贸业竞争力持续减弱.根据区域商贸业竞争力演化情况,提出了提高北京市区域商贸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评估、先后排序。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各个城市出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政策,从而为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思考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体现城市的规模效益与聚积效益,使工业化和城市化真正地为社会服务,真正实现社会、人口、经济、技术、环境等协调发展;二是要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的经济活动也必须同时依靠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撑。一、新型城镇化二次集聚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选取福建省9个市的14个指标数值,运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9个城市竞争力进行排名。由此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为三大因子差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法为缩小三大因子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新城市规模指数,力求以更客观、更综合的视角来度量城市规模,并从空间竞争角度研究城市规模变动.对新城市规模指数的分析表明,一定条件下其能纠正土地和人口总量度量法引起的误差;本文进一步通过构建反映城市规模变动空间竞争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引起竞争的“水平方向(横向策略互动)”和“垂直方向(纵向共同反应)”两个来源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水平方向”的竞争强度为正,且逐年递增,城市规模空间竞争表现为愈来愈强的模仿性;“垂直方向”的竞争强度也为正,官员晋升体制也能引起城市规模空间效仿现象;研究还发现,在晋升年份,以垂直方向的竞争为主,其他年份则以水平方向的竞争为主.过去十年来中央政府“做对了(城市规模)激励”,但“做对协调”却显不足,未来应加强“做对协调”,实现二者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选取能够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8个变量,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17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将17市划分为3个类别,分析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并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创新扩散理论及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关系的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利用城市间创新扩散强度模型,实证分析城市规模和创新的关系及城市间扩散模式。得到结论:北京、上海扩散强度最大,东部城市普遍较高,扩散强度基本与城市人口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提出充分运用等级扩散规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开拓和改进交流渠道,继续扩大已有城市规模对创新扩散和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月16日,“长三角”合作区域会展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及“长三角”重点会展城市的会展界人士200多人参加。与会嘉宾就“借鉴世博经验,推进‘长三角’会展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财贸经济》2016,(11):146-160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式空间结构;在城市体系优化方面,应稳步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经济效率、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决定着城市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2017年的8项综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2017年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反映了福建省各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现状,为今后各地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等相关知识,结合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环境和福建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部分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福建省各地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浩进 《商业研究》2023,(4):123-130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呈现“群组”形态,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且要素流动性不强,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减少空间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朱建峰 《中国市场》2007,(39):186-187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体育与城市发展越来越密切。本文阐述了我国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并讨论了城市体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且对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今后城市建设与发展体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