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淀 《商业时代》2008,(3):72-73
本文以预期理论为主线,分析了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基本框架、改进模型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当前建立在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假设基础上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相关改进模型都难以得到实证支持,有证据表明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解释无效.究其原因可能是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存在矛盾所致.将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偏离理性预期分析的标准框架,着眼于企业如何处理信息并形成预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新古典综合的假设前提和研究方法,它吸收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各自合理的成分,强调不完全竞争的特征,同时运用了一般均衡的方法,把理性预期以及跨期最优引进经济学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3.
西方各经济学派围绕贷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典学派完全否定贷币政策有效性;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贷币政策有效性;贷币主义者肯定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否定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理性预期学派则完全否定贷币政策有效性;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贷币政策有效性。本文主要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工具,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对贷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末,在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判中理性预期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它的理论着重从宏观上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本文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该理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调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70年代,在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判中,理性预期理论产生发展起来。它的理论着重从宏观上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从理性预期理论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并对它进行借鉴,指出政策制定者应当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理论假定及其货币政策主张。分析了理性预期学派货币政策的积极意义,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市场有效性、政策效应等方面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李慧凤 《商场现代化》2006,(27):277-278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E.Lucas)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的政策无效命题,是他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之一。通过对这个命题的论证,卢卡斯不仅批判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展现了以他为主创建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特色,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一、卢卡斯政策无效性命题的主要内容1.发展理性预期假说,为政策无效命题确立前提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预期,并把它纳入理论分析之中。例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预期对投资的影响;1956年,卡根…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现代金融理论是以理性人假设和EMH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于投资者在最优投资组合决策和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如何决定各种证券价格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竞争、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假设基础之上,但实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非如此。由于其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大量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20 世纪80年代初,一些金融学家开始引入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一些观点来解释股票市场中的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 nance)。行为金融学主要从实证的角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先驱,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凯恩斯的经济学导师,"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其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开创了经济学的新纪元,供求均衡理论、货币理论和局部均衡分析等经济学方法,无一不让凯恩斯受益匪浅。但在供给是否会产生需求等方面,马歇尔信奉着李嘉图和萨伊的理论,凯恩斯则信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对马歇尔的经济思想是既存在传承,又兼有背离。  相似文献   

11.
赵玮 《商业研究》2018,(2):73-82
本文将ACE建模思想纳入到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模型,并利用拓展后的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中存在25%的家户是完全理性,存在73%的厂商是有限理性;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来源,真实货币余额的偏好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因此,在考虑了有限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后,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理解公众预期形式对分析宏观政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付磊  陈杰 《商业会计》2006,(1S):39-40
行为金融学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现代金融理论是以理性人假设和EMH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于投资者在最优投资组合决策和酱市场均衡状态下如何决定各种证券价格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凯恩斯主义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学派,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它的新颖之处在于,用“粘性”理论取代了其他凯恩斯学派的“刚性”理论,并从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角度对这种粘性做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用价格生理论和工资粘性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从而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促进了国家干预主庖的复苏。  相似文献   

14.
黄洁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91-92
理性预期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建立在理性预期、市场连续出清和自然率假设上的新古典经济学,从货币和实际因素中探寻经济波动的原因,并提出独到的理论以解释当时出现的滞涨状况,得出货币政策无效的命题,因而主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介绍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用理性预期观点解释的"政策无效"命题,以及主要经济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5.
行为财务理论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财务理论假设人们的行为符合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理性,然而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一些传统财务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后期,行为财务学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入心理学理论,来取代现代财务模型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对公司财务行为提出了新的诠释。本文从公司融资、投资、股利三个方面分析了行为财务理论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并对公司财务决策提出了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底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令众多经济学家在深刻反思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困境的同时,也使凯恩斯经济学重新回归经济学主流阵地。本文认为凯恩斯对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的系统阐述为解决资本理论中的异质资本品加总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由此推导出不同于新古典一般均衡的货币均衡理论。基于货币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既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解释现实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理性理论和预期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预期理论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理性预期革命”,它使得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建立在微观的基础上。但理性预期理论不是“理性”和“预期”理论的简单组合,理性理论和预期理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然后产生了理性预期的理论,并且对现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电磁阀系统在供热运行的技术可行性论证角度出发,结合试验实践,以技术和经济为重点针对电磁阀系统在供热运行补水、定压应用试验基础上,从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费效比及大规模推广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等环节,以凯恩斯预期经济模型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有关计算进行大胆的假设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由于以理性预期假说“改造了宏观经济分析和深化了我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获得了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以国家干预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分析方法的失宠和70年代崛起的新保守主义经济学的胜利。卢卡斯的获奖无疑意味着,以他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思想方法和政策主张将影响世界末西方国家政府的决策和经济活动的进程。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预期是经济学中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商品  相似文献   

20.
从博弈论的视角,制度形成与变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假设博弈方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具有共同知识;另一种是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博弈方都是有限理性的,是一种过程理性,均衡结果也是不断变化的。制度就是博弈的均衡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均衡结果会发生变化,制度同样会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变迁。本文主要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分析制度的变迁,通过习俗演进形成制度和风险上的均衡两个模型来说明问题。这些博弈方法都只是粗浅地描述了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在实践操作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着经济学新的分支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融入,关于制度形成和变迁问题的研究将会形成更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