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流通经济》2017,(10):37-45
可靠性程度作为物流供应商努力的结果,是一种潜在的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鉴于此,为降低供应链风险,解决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与优化问题,可把可靠性作为一种风险,把期权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工具,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可靠性与成本之间关系,使供应商可靠性与供应链期权契约相结合,构建一种考虑可靠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期权契约模型。对于单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单个物流服务供应商所组成的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利用该模型分析可靠性与期权契约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可以证明,考虑可靠性的期权契约可使服务供应链实现完美协调,可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与集成商以及供应商的期望利润,且供应商可靠性水平与期权价格正相关,与期初物流订购量负相关。此外,对于期权契约下物流服务供应链产生的额外利润,其额外利润分配系数与可靠性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指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通过与物流分包商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物流运作的一种新型供应链。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基于LSSC中集成商与分包商的不对称关系,探讨了集成商与分包商在合作过程中分包商是否采取联盟决策模式的单种群演化,以及在实施联盟决策模式后,集成商和分包商的合作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动态,并分析了系统的长期演化稳定点,对影响系统演化的一些参数进行分析,为研究L S S C中集成商与分包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得作为发包方的企业不得不对承包的物流公司进行必要的监督。本文以物流外包的背景,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了双方的监管博弈模型,给出均衡解,并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的特点,借鉴相关的研究,从事前事后两个角度,构建了评价物流服务提供商的13个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测评角度及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此研究的意义在于能为物流服务集成商选择提供商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协调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讨论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独立决策和集中决策的均衡解,并指出集中决策比独立决策更有利。由此引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商有虚报成本以增加其利润的倾向。针对这个倾向,笔者给出了两种解决途径,旨在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李杨 《致富时代》2011,(6):51-52
物流服务集成商作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在“一个服务集成商,多个服务供应商”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存在着对整条链上的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控制的风险。该文从来自功能型供应商违约、道德风险和利益分配不均等方面来分析服务集成商整合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流通经济》2014,(11):71-77
根据服务主导逻辑理论,物流集成商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提供价值主张,即提供客户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整合物流分包商、物流中介商的资源,通过提供物流服务的方式增加顾客感知,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创造可以通过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互动展开,通过互动,物流集成商了解客户企业的潜在价值诉求,为客户企业提供合适的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与物流中介商、分包商之间的互动,在客户企业的全程参与下实现价值共创;价值共创也可以通过关系、资源和网络的整合来实现。通过关系整合,物流集成商可以与多个物流分包商、中介商和客户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关系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物流集成商可以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促进客户满意;通过网络整合,使物流服务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网络实现对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在线零售商临时促销问题,引入物流额外供应能力,分析了在线零售商和物流提供商的决策行为,建立了相应的供应链模型,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供应链,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存在不确定性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不透明问题,考虑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由单个零部件供应商、原始制造商和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再制造商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逆向求解法分别得到不使用区块链技术和使用区块链技术两种场景下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均衡解和期望利润。进一步对比分析两种场景下的均衡解和期望利润,得到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对商品价格、需求量及各参与方和整个供应链的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会降低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再造品的需求,使新产品的需求向再造品转移。另外,对再制造商和整个供应链来说,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总是有利的;对零部件供应商和原始制造商来说,只有再制造商不进行社会责任投入,区块链技术仅提供再造品质量信息,并在质量方差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有动机使用区块链技术。研究结论对区块链技术赋能具有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再制造供应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3PL服务提供商参与下的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个制造商,单个3PL服务提供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定量的引入到供应链协调中来,并在物流服务价格由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分担的条件下,应用博弈论理论对供应链系统的定价、产量和利润进行了分析。联合定价时,运用相同利润总增长率的协调方式,确定了批发价和物流服务价格的大小;对独立决策和联合协调决策两种情形下均衡解的比较,得出协调定价不仅批发价、零售价和物流服务价都降低,而且还提高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利润;通过观察企业定价的大小,可以判断企业是否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件成熟度模型是软件工程和质量管理的前沿课题。在了解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利用CMM的原理提出了供应链服务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SCLS-CMM),将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分为初始级、基本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5个等级,从分析各个等级下的关键过程,为物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现存供应链融资模式呈现出量身打造不同的担保方或担保品、需要优质核心企业的特点。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很好地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但供应链融资产品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供应链融资平台成功运行,需要解决数据库建立问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大量资金支撑。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政府与专业的数据分析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相关分析模型,可以同时为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提供了便利。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融资产品信息不仅来自于商业银行,还有一些担保机构、专业金融机构的服务信息。为了使平台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给小微物流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化经营是小微物流企业基本的运作模式,因此组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今后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组建角度,提出了小微物流企业面临的多源信息融合和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问题。为政府提供构建公共信息平台整合企业供需信息的对策。在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基础上给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制造和服务的全球化,企业更加关注各种因素对其所处供应链的影响。物流客户服务不仅会对其客户企业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客户企业所处供应链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从供应链视角研究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问题,并用德尔菲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从供应链视角评价物流客户服务绩效的指标体系,得出了时间比成本和质量指标影响作用更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服务外包视角,从企业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分析,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企业规模小,服务项目集中于运输、仓储和配送业务领域;企业的运作模式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较少;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各项标准不完善;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政府应加强对冷链物流企业的扶持和监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完善和导入相关标准,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多方位抓紧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中存在一条由制造商与零售商构成的产品供应链(PSC)和另一条由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通过分析两方合作、多方合作等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博弈情形,得出在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对于LSSC来讲,集中决策属于占优战略,而当物流服务水平敏感系数与零售价格敏感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PSC会选择集中决策;系统集中决策模式、三方合作决策模式、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物流服务水平和产品销量依次递减;采用Nash谈判模型及最小核心法设计了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命题的研究结论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深入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的依托是产业基础,通过对产业供应链物流系统结构模式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基于产业供应链的物流网络规划模型,并以云南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为实证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Industry advancements are accelerating at phenomenal rates and changing the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Employers must develop supervision with advanced skills to manage and retain the most effective employees making up the new workforce of highly skilled and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personne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a managerial competence leveraged by leaders to connect with subordinates on a psychologically emotional level. Our research evaluates and appl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naging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employees. Recognizing that employees are critical to production and service delivery,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rs must be able to cognitively analyze situations and connect with employees in a positive manner even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 We find that managers possessing higher lev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re better equipped to help their employees manage emotions, build more positive working conditions for subordinates, increase retention of employees, and achieve more positive service outcomes for external customers.  相似文献   

19.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制造商、LSI以及FLSP的质量努力水平与委托方对其质量激励强度系数以及其本身的质量努力效果系数成正比,与其各自的质量努力成本系数成反比;由于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并没有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产品质量及物流服务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logistics customer service‐loyalty relationships to the onlin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by examining potential website determinants of logistics customer service quality.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of 373 online shopping transactions suggests that perceived quality of all logistics customer service activities (perceived cycle time, in‐stock availability, and customer responsiveness) varies inversely with: (1)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2) content vividness of the website; and positively wit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tent. However, only retailer customer responsiveness assessment was found to have an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nsumer intended loyalty behavior in Internet‐enabled supplies ch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