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铠 《中国市场》2011,(33):39-46
能源的供给状况影响着能源的消费状况,能源的消费状况又必然影响着生产结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的能源政策。本文从我国能源供求结构、能源品种结构、区域结构和部门结构四个方面研究我国能源结构的特征,以探讨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和能源政策的取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产出效率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能源消费产出效率改进的途径归结为技术性效率改进、稀缺性效率改进和结构性效率改进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在能源消费产出效率改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不同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产出效率变化的原因作出了解释,并提出改善我国能源消费产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斌 《现代商业》2012,(33):69-70
能源安全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军事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能源的结构性矛盾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认为我国目前主要存在资源储备与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资源禀赋与能源消费主流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天然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比偏低等结构性矛盾,并就此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采取多种途径确保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畅通,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应急储备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与能源供给、消费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产业结构变化面临能源供给约束(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对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从能源消费总量看,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开始摆脱负增长,之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1999—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一直都超过了能源生产量,能源供应都出现了缺口。从增长率来看,2002年能源消费增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趋紧迫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口号。这一新要求是直接针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快、效率低、污染重、温室气体排放高、能源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虽然目标已经明确,但什么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历史上有哪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未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何种借鉴意义?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可能方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发现能源消费量节节攀升,而其中煤炭的消费依然占70%多,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所消费比例开始慢慢上升;能源供给能基本满足本国需求,但是出现了一种趋势,石油、天然气进口加速。接着分析了能源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是能源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达17.8%。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提高能源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能源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说明了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从能源价格、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能源依存度等因素分析了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电力消费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为提高居民用电使用效率,并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我国出台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文章对能效标识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实施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能源消费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则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方面和单位GDP能源消耗方面总结了我国的能源现状,提出我国能源消耗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能源消费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结构的不平衡--煤炭的使用始终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独占鳌头,而煤炭的消费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能源消费及消耗强度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不平衡--部分产业部门集中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却有着很低的利用效率.本文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28-28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也逐年增加,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递增,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对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提上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11.
杨涛 《电子商务》2013,(3):14-15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到38%。为了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实现,一场"节能减排"风暴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本文主要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现状,构建了基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对该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并探讨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导刊》2009,(4):42-44
为了应对日益尖锐的国内外能源环境,德国经济部2008年年初专门成立了能源政策研究小组,对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要以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政策应对能源价格提高;让消费者对能源消费更加透明;建设现代化电厂和高效率的网络,提供经济可行的和有利于气候保护的能源供给等措施。其中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刺激了目前全国煤、电、油等能源的紧张,而能源供给的严重不足,又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因此必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协调发展,文章对二者协调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能源消费现状,并基于产业经济结构理论,探讨了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机制,以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最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能源消费,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经济贡献由农业、工业不断向服务业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随着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能源消费需求中心不断向亚洲迁移。我国已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导力量,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建立三大产业结构与能耗强度关系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成为能源效率提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经济结构合理化建设,跟上工业智能化变革之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大幅度增加。我国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本文通过分析近五年来不同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和不同行业能源消费量和消费总量的比较,发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结构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能源发展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针对能源消费提出一些优化建议: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发展循环型经济等。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光彩》2014,(7):4-5
正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6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习近平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习近平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宋马林  杨杰 《中国市场》2009,(23):33-35,39
当前,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凸显,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压力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物流业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得出物流业能源效率提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现代物流服务业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服务业能源效率的测算,得出提升我国物流服务业能源效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不仅给能源的供应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大力调整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阐述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现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困难;最后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