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法与道德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而法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相辅相成。当代社会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对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进步有强烈的时代意义,也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侵犯隐私权、信息欺诈、数字化产权、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一系列营销道德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努力加强网络营销道德建设,使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网络营销行为得到良好的回报,使违法的、不道德的营销行为受到限制、谴责和惩罚,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营销道德.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快电子商务立法,修改《广告法》,完善《合同法》,加强舆论监督和行业协会管理,完善企业信用社会评价体系,监督和披露营销不道德行为;在企业内部环境建设方面,要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坚守网络营销道德,促进网络营销道德和企业文化结合,建立网络营销道德规章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历来是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往的人类历史中,法律与道德之争不仅涉及法学、社会伦理等方面,也是一个分支庞杂的哲学问题。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法制进程不断完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有了更多的直接对立与关联,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对立与统一。为此,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阐述,探讨使二者更好的切合,以为现在社会生活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与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道德问题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企业在发展中忽略了道德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营销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道德失范的危害来看,营销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与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道德问题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企业在发展中忽略了道德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营销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道德失范的危害来看,营销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市场与道德     
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自觉地加强道德建设 ,这在目前来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一 )道德和法制一样 ,都是上层建筑 ,都是社会意识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 ,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存在的作用。同时 ,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道德是自律 ,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法制是他律 ,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由国家强行制定和执行的 ,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 ,既要依靠法制的作用 ,同时又必须依靠比法制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张新希 《商》2013,(7Z):159-159
道德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因此需要对道德结构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道德宏观结构和道德微观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它们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阐明道德结构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这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方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优良道德风尚。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元道德需求满足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燕 《商场现代化》2005,19(27):281-282
本文借鉴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学说来说明社会道德水平的状况与道德的有效供给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道德的多元化特征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需求是一致的.多元化道德供应又必须有道德导向,即主流道德的供给.道德体系在主流道德的指导之下满足多种道德需求,协调社会各种利益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0.
尹秋婷 《商》2014,(16):145-14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意识到道德与法律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其关系也随着经济基础的调整而发生着改变。综合来看,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之前已有太多文章和学者就法律与道德的具体区别与联系作过论述,故在此不再累赘叙述,只试从道德的层次分化方面入手,浅谈不同道德层次与法律追求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为基础,分析其内在本质的联系,论述了市场经济的进步与人类社会道德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关系.同时引申到商业社会中,企业所创造财富的根本动力与企业诚信道德的关系,由此引发思考,为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商业道德问题不断出现的我国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曲军 《消费导刊》2014,(7):227-22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社会道德与现实生活不断发生着碰撞。因此,如何认识和理顺这些矛盾,注重社会道德建设,就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3)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直是学者们永无止境的探讨话题。这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然而又存在着必然的区别,在它们的应用领域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从亘古至今,法律与道德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时代,虽然各有不同,但二者的本质依然从中体现,没有一个时代能够逃离其二者的制约。法律与道德以一种逐渐完善的发展形势从历史演变至今,逐步形成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  相似文献   

14.
訾凤岗 《致富时代》2011,(11):186-186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电子信息网络建设中出现的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探讨网络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传统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差异,构建网络道德的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多元道德需求满足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学说来说明社会道德水平的状况与道德的有效供给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道德的多元化特征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需求是一致的。多元化道德供应又必须有道德导向,即主流道德的供给。道德体系在主流道德的指导之下满足多种道德需求,协调社会各种利益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与实际上不讲道德经营的高度分裂,由此导致了企业道德的严重缺失。企业道德缺失降低了社会效率,增加了社会成本,影响了社会公平,损害了社会道德。企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竞争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等几个方面。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管理中伦理道德缺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岳朝娟 《商场现代化》2007,(18):242-243
当前人的网络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但是,网络道德建设不能仅局限于网络领域。社会人的利益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人的网络行为,既有物质利益追求,也有精神利益追求,精神利益与道德建设有更多的一致性,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因此,精神利益对网络道德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10)
众所周知,物质和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是从根源上将,这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但是,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最准确的解答应该建立在如何去体会物质利益在道德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合理性,不是绝对对立就可以很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19.
方瑜 《中国市场》2013,(17):104-105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是学校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对推动学校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已被许多优秀的学校所证实。德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德育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团结和动员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工作方面,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职校独有的优势。本文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来具体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刘袆 《商》2014,(44):233-233
阅读此文,一方面,不难看出作为实证主义的倡导者之一,哈特试图通过澄清实证主义的内在主张并诠释法律、道德的真正意义和特点,以期证明实证主义的二者分离主张并非种种罪恶之“源”、“是”与“应该是”或“法律实际是什么”和“法律应当是什么”之间仍要有明确的界限划分(这种区分是‘有效且aa重要’的),从而拥护法律与道德分离主张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哈特虽然坚持实证主义二元论基本立场,但又作了创新——通过批评法律命令论,提出了“分离命题”及“法的概念”(规则论);其灵活了二元论(承认道德与法律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无“必然”的联系)、其具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最低限度的自然法…‘暗区问题”等理论。都在一定意义上缓和了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的对立,将实证主义推向了更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