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商》2016,(11)
我国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理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涵是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在法治政府的建设中,如何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效率和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需要解决法治政府在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路径选择问题。本文将探究行政法律制度的涵义及现状,明确依法治国背景下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行政法律制度建设应如何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2.
肖雪 《商》2014,(21):189-190
我国法治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程序性法治",在短短三十年间就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未法律化,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对行使行政权力的程序要求并不够重视。当前的行政程序制度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并不绝对吻合,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仍有较大差距,其情势不容乐观。构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法治政府的基本依托。因此,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邱莉  李嵩 《致富时代》2010,(4):197-197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时代。“法治”越来越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声。“依法治国”被规定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治国方略。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法治建设缺少民众基础,国内公民没有养成尊重法律和法院解决的习惯。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国影响较深的传统思想。该文将探讨将中庸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结合,期望能为我们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鹏飞 《消费导刊》2013,(4):174-175
“邱兴华杀人案”已过去多年,但是此案最重要的意义是对我国司法程序公正和完善具有推动作用,程序公正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司法程序公正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方法,即依法治国(法治);另一种是专横非法、为所欲为的方法,即以人治国(人治)。要法治还是人治,这是任何政治体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历史证明,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民主化、民主法律化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法治国家最初是相对于“警察国家”而言,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国家类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正义之法、崇尚民主精神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从而使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和谐配置的国家类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赵培吉 《商》2014,(28):175-175
1997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十五大报告以来,我国领导人一直在为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而不懈奋斗。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已拥有了最完备的法律文件。相反,在这个法律框架中,有不少的空缺等着我们法律人去补充完善。随着2014年10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将“依法治国”提到了我党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表明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不会以颁导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不以社会热点聚焦之处的转移而转移,而是坚决的以法律文件为指导,全面改善和影响党和国家,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师生们,加快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立法的积极性。而在环境保护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普及公民的环境保护法知识,让最广大的人群拥有最为先进的环保理念,这将是中国环保事业的进步,也是依法治国框架下对法治国家所应有的法律文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法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现阶段我们却面临着法律越来越趋于完善,而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不足的状况。如何树立“信法为真”的信念,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我国纳税人意识入手。通过改变我国纳税人意识的现状,树立健全的纳税人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法的认知,进而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这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载入了我国《宪法》。依法治国.具体到行政执法机关,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既包括立法,也包括执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职责和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依据。“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就是权力运用的过程。孟德斯鸠睚《论法的精神》中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民主和法制的所有成果,几乎都是程序法律的副产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程序法制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菲 《消费导刊》2009,(9):139-139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和法律发展的必然,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正成为我国法治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有着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例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1)
自古以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引起理论界的热议。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亦或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理论界观点不一,但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为主流。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是大势所趋,但道德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因素,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实践中看来,道德很难跃居于法律之上成为治国的中心策略,法治才是切切实实的治国之道,是贯穿治国始终的主线,为避免失衡,引德入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源于人类社会交往的正当法律程序对西方宪政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法律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保证人权、实现法治、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因素。为世人热衷关注的正当法律程序,是一个正义价值与理性价值的结合体,是正义价值与理性价值的双重塑造。现今,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日益深入民心,能将正义与理性发挥极致的正当法律程序是必成为法治建设道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正确、理智地研习正当法律程序的法律内涵必然对当前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有益,对人类争取最大自由的事业有助。  相似文献   

14.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洁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备业、方方面面的努力,对于行政执法机关来说,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星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凡法律、法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管理职…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依法治国方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当前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的需要。从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法践行能力、权力制约机制几个方面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社会关系是在历史文化底蕴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谦和包容的人情社会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弥补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但是人情社会管理中的程序规则意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人情社会中“人情”的困扰,程序规则出现肆意弹性化,严重违背了程序公平正义原则。在推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本文试图从完善监督体制、培养法治观念、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积极规避人情社会程序弹性导致的风险,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程序正义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进入21世纪,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已提出“法治”世人有一种误解,认为“法治”思想是西方人提出,中国古代无“法治”思想。笔者认为,古代法治思想,东西方在同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且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寄托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希望。可以说,高职学生的法制观念如何、法律素质怎样,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柳飒 《市场论坛》2005,(3):64-65
依法治国(亦称“法治”).作为一项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口号和目标.已被正式载入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法治”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1979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该“指示”指出.法律“能否严格执行是衡量我国是否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