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就是法律职业人队伍。可见,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律职业人"的法制化。法律职业人是推动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只有法律职业人的成熟成长和发展壮大,才能推动依法治国的步子大踏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2.
《商》2016,(11)
我国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理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涵是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在法治政府的建设中,如何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效率和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需要解决法治政府在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路径选择问题。本文将探究行政法律制度的涵义及现状,明确依法治国背景下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行政法律制度建设应如何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发展对外关系、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以更好地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且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寄托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希望。可以说,高职学生的法制观念如何、法律素质怎样,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为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及关系,深刻理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并不断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养、完善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改变和国家向依法治国目标迈进步伐的加快,程序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为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宪法所确定的一项治国基本原则时,从法治的本质及实现过程看,缺乏完备程序要件的法治是难以有效操作的。同时,法治建设需要通过公正合理的法律程序加以调整,“程序是法律的生命,程序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程序建设作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菲 《消费导刊》2009,(9):139-139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和法律发展的必然,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正成为我国法治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有着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而辅导员奋战在高校法治工作建设的第一线.同时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高校能否依法治校,学生能否获得良好的法制教育和提高其法律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守则。践行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应该做到识人伦,知法理。伦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习性的科学,将伦理知识融入法理中,可以更好地为法理学的发展做铺垫,可以更好地制定、修改、解释、应用法律规范,从而使法律更加符合人的基本需求、社会进步的基本需要、国家安定富强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邢冰 《中国市场》2009,(5):44-4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在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法律思想、邓小平法制理论及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现代法治理念。本文借回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做了回顾,并以法治理念为起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定含义,以此来论证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袁珂 《中国市场》2015,(6):137-138
本文就通过阐述新时期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目标、原则、思路、方案等几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的具体策略,从而为提高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就要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这是法治本身所提出的艰巨任务;我国在法律信仰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它既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也受现实原因的影响;本文对法律信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对培育国民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战争需要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作为支撑,作为该体系的核心要素,后勤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在未来战争国际化趋势增强,以及我国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后勤人才的法律素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认清军队后勤人才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把握培养和提升其法律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值得每一名军校法律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例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切实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法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要从影响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各方面因素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突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后,法治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我国政府把普法教育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国家政府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基于法律意识对法治进程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及其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6)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大力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要求,也是实现党和国家"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为使"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是确立明确的法治目标,树好旗帜指引;二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建好法治根据;三是切实提高执行力,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有决定性意义。依法行政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国政府的推动,需要制定完备的行政法律规范,需要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守。在实践中,尽管国家制定许多法律,但违法行政现象依然屡禁不止。从法律角度对影响依法行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5)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强调了法律信仰的重要性。法律信仰简单地讲,就是社会公众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建设法治国家不仅仅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这一"硬件"设施,更需要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我国在法治建设中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严重。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成为当今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今后社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还需要大学生的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1)
城乡一体化是走向全面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征地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被征地农民为此做出重大贡献,他们理应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城镇化的牺牲者,国家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有效保障他们的养老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依法治国总方略的指导下,我国致力于把国家的各项事务都纳入法律轨道。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尤其就如何构建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