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新选择。随着江西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江西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是促进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以及线性回归等方法对近年来江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2.
安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云  李磊 《商业时代》2007,(13):98-99,106
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安徽省加工贸易始终处于不稳定的增长状态中,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小。因此,有必要就安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提升其经济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加工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江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文章论述了加工贸易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机理,并对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加工贸易有利于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危机对广东加工贸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的重要部分,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外需减弱,对广东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率及计量分析方法,探讨1987-2008年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加工贸易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世界经济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广东加工贸易如何在危中求机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工贸易的逆“自我选择”效应及税收优惠政策扭曲资源配置可能阻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但是随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加工贸易通过多条途径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进而部分抵消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即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可能发生非线性变化。文章利用我国1981~2017年数据并构建阈值协整模型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具有负向作用;随工业化阶段演进即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之比低于某一数值时,加工贸易的负向作用减弱;采用不同方法测度部分变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均存在非线性效应,实证检验结果是稳健的。上述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阶段演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专业化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不断凸显,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减弱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目前国内学者对加工贸易贡献作用的看法不一。通过从一般贸易的出口、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的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四个方面对我国GDP增长做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一般贸易进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会使GDP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7.
一、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现状 江苏省作为全国加工贸易的领头羊,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其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在全省对外贸易总量中已多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江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额都得到了快速扩大。利用出口弹性指标、贡献率指标以及增值率指标对比,分析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一般贸易的贡献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较小,但2006年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9.
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山东省为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新兴的计量方法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与一般贸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小于一般贸易.此外,加工贸易净出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也明显小于一般贸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国内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也低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提升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但其作用明显低于研发投入。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工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再考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以 1992 - 2 0 0 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分别从进出口、出口、进口和净出口四个方面实证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都与我国GDP存在着正相关性 ,而且加工贸易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 ,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价值链的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作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高度集聚和高速发展的主要地区,其加工贸易量在全省进出口中的比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江苏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环节,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本文即是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提出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含量、促进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取得一定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依旧明显。在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黑龙江省与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两省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加工贸易发展程度、贸易伙伴集中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两省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法、加工贸易对国民生产总值(GDP)拉动度和计量回归三种方法实证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湖南省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大于进口),但由于湖南省加工贸易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这种作用比较微弱。最后,提出了加快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比较优势的逐步转变,许多学者开始质疑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文章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动态影响,加工贸易顺差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加工贸易顺差与我国GDP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加工贸易顺差每增长1%将会拉动GDP增长0.43%,而且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相互推动。因此,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我国应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16.
从就业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技术溢出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可知,由于湖南省加工贸易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但有相当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和直辖市,造成中国加工贸易在东部的急剧倾斜。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东部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对其经济增长则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加工贸易现状,并讨论东中西部如何根据其比较优势进行自我定位,更好的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中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升级、通胀、人民币升值、环保、税收政策调整等诸多压力下,珠三角的加工贸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及国内区域经济竞合的新格局,中山加工贸易将何去何从?政府又该制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政策呢?首先必须清楚中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本文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加工贸易对中山GDP的贡献率来分析中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中,加工贸易不可忽视。但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加工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列举主要问题并试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76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率为47%,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率为53%。同时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