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强失地农民社区的文化建设、帮助失地农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陶敏  沈冬军 《现代商业》2008,(5):277-277
失地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需要解决问题.本文运用法哲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通过赋予失地农民市民权来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思路,并从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来具体探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娟 《商场现代化》2012,(24):222-223
目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的研究多集中在拆迁安置、土地补偿、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上,这些研究虽然揭示了一些问题,但对失地农民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对失地农民进行深入分析,对他们缺乏分类研究,正因为这一点,本文将对失地农民进行分类研究,着重对完全失地农民进行分析,并选取社会适应这一视角,从其生产生活方式、交往和社会心理等三个层面系统描述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并对他们的适应程度进行调试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洪丹 《商》2014,(15):125-127
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失地农民离开了以土地作为依托的生存环境,进入城市后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风险,且风险容易呈现蔓延的态势。能否治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分析当前城镇化中失地农民陷入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保障问题为出发点,结合风险社会理论着重探讨了失地农民问题背后可能诱发的三种社会风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风险的治理对策,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李兵  吕英  程悦 《适用技术市场》2011,(3):115-116,119
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与"农民工"同等热度的新兴词汇成为学术界以及政府、社会热议的话题。通过实证调查,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失地农民改变其传统生活方式,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周边失地农民因各方面原因游离于社保之外,为此应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最低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最近,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制定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为失地农民建起了“双保险”。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泰安市与其他地方一样面临着失地农民增多的难题,尤其是地处城区的泰山区,一个个城中村成了社会难题。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泰山区对失地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目前已有4000余名失地农民通过免费培训有了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8.
史琼 《商》2012,(14):104-105
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大量工业用地的需要,不可避免造成了失地农民群体的产生。他们是农村户口却失去了农田,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地,因而造成生活工作出现了困难。本文概括地分析了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失地农民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失地农民生活贫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土地流转的加快,东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过快,而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并不充分,导致许多东北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东北三农问题的重点。针对永吉县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就业状况,结合近年来新的研究及应用成果,从征地补偿、培训就业、资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坚持以土地换保障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努力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和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来解决东北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因失地而“暴富”,这一特殊群体在生活和发展方面不同于其他失地农民,在再就业问题上呈现出再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观念落后、投资或投机代替就业等有别于其他失地农民的特点。文章用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冉庄村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剖析了“暴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只有改变现有的征地补偿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推进“暴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尧都区周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建伟 《商业研究》2011,(7):140-144
国内在研究失地农民问题时存在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对失地农民关键生计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落后等不足。国外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文献虽然不如国内丰富,但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仍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国外提出并发展了的"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为国内学者研究失地农民生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珩  卢茜  李沁蓉 《消费导刊》2009,(22):99-99
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大量农民的土地被政府所占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农民自身素质问题以及政府对失地农民补偿较少和,失地农民就业较难,收入途径的局限性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失地农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面临着许多新的生活困境。增强对农民的失地认识,从农民的角度来体谅农民;改善城乡结构,减少城市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建立完善的土地制度,建立合理的补偿措施和分配机制;增加就业渠道,解决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改变管理方式,理解和支持农民,从而更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其养老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郊农民失去土地的风险增加,其面临的年老时收入降低的风险也增加,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失地农民年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地农民自愿参保积极性不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定位不清、失地农民个人缴费负担过重、各区养老待遇差距较大等问题,而将失地农民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如何解决经济飞速发展中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诸暨市x镇失地农民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x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建议,为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以及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土地征用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新的群体。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政府形象,更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制约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郭媛媛 《现代商业》2011,(2):272+271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一个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失地农民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安置模式的失效,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土地入股型、留地安置、综合开发及土地集中开发等创新安置模式,虽然顺利解决了城市化和失地农民发展的矛盾,实现了城市发展和失地农民的双赢。但是,从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看,各有其优缺点,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应考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的模式,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指出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改进我国失地农民现状.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指出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改进我国失地农民现状,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