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凤银  李烙 《中国市场》2023,(26):105-108
基于现有关于授权和团队管理的文献,文章旨在通过知识共享和群体内冲突的机制探讨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对授权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描述跨文化的团队授权和团队绩效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团队授权会增加团队中知识共享和群体内冲突。知识共享有助于团队绩效,而群体内冲突会损害团队绩效。由于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各自的调节作用,团队授权在不同文化中对团队绩效产生不同影响。文章阐述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对授权、知识共享、群体内冲突和团队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且认为团队授权的有效性取决于团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团队的广泛运用使得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认为团队间的竞争性是阻碍其知识共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竞争因素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团队的广泛运用使得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认为团队间的竞争性是阻碍其知识共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竞争因素提出管理策略以提高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绩效考核分配公平感和团队氛围为中介变量,采用216份科技型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研究了企业团队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考核分配公平感在团队绩效考核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在团队绩效考核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得到的管理启示是:团队成员的岗位不同,考核的标准应不同;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团队氛围能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共享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峰 《科技转让集锦》2014,(22):208-208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团队的知识共享问题,对团队的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变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本文从团队归属感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科研团队这个特殊群体的知识共享作了更深刻的阐述。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外学者关于科研团队和知识共享的概念、维度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团队归属感的概念并提出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6.
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出团队合作的发展方向。而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团队知识就变成了团队合作中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团队知识,因其战略新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的身份,它的地位在企业的发展中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团队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知识共享管理的道路。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对知识共享的研究方面也开始把关注的焦点由以前的组织间知识共享转变为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对于企业来说,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无论是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是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都存在着积极作用。因此,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和人员间进行共享,以及合理开发和运用蕴藏于组织内部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研究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项目团队的组织出现了虚拟化趋势。由于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和知识更新等原因,项目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过程是先进行知识的选择性试错搜寻阶段,再将知识在各成员间进行传递,最终吸收创造新知识并实现对共享知识的价值。利用共生理论可知,项目建设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演化路径在于知识的"点共享"、"间歇共享"、"连续共享"、"一体化共享"等四阶段,通过多方面、多方位的合作,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共生网络,不断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劲 《中国市场》2012,(14):23-24
创新团队已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强化创新团队成员与组织间心理契约关系有助于促进创业团队隐性知识沟通。本文通过心理契约内涵的分析,归纳了企业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动态性和双向性特征,进而分析了其对创新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促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即动态调整心理期望、引入职业规划和建立长久承诺等。  相似文献   

9.
徐杰 《现代商业》2007,20(30):66-67
本文对知识共享定义、知识共享动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对象、知识共享方式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六个方面进行初步剖析,提出团队知识共享是团队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性影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传导因素,为团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知识共享定义、知识共享动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对象、知识共享方式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六个方面进行初步剖析,提出团队知识共享是团队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性影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传导因素,为团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造的前提和基础,由于知识在高校教师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对独立学院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关注独立学院发展的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通过对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提高知识共享意愿关键是激励的结论,并就教师队伍知识共享意愿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激励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后经济危机时代,团队知识共享成为企业知识创造和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推动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框架下,从知识共享的客体、主体和环境三个重要的团队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跨越障碍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提高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13.
软件项目团队是知识密集型团队,员工的知识水平对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共享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软件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论文从技术、组织、员工行为、员工意愿等多个视角出发,分析影响软件项目团队知识共享活动的相关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方面归纳为共享渠道、共享意愿和共享能力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业倾向于加大业绩激励强度。  相似文献   

15.
匡南 《商》2014,(22):259-25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共享已经不再只是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关注并讨论的问题,也逐步成为高等学校教师团队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视角,并且成为高校教师促进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新方法。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教师对于彼此之间不愿意进行知识共享,也就谈不上高校教师团队能做到有效的知识共享。因此,找出促使教师团队可以达到知识共享的因素显得格外重要。此研究的目的就是确定如何改善当前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共享心智模式——软件开发团队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凌文辁 《商场现代化》2006,(2X):246-246
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本文根据软件开发团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分析了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成功的软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种重要的促使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形成共享心智模式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物理中场的概念引入创新型团队中,认为在创新型团队内部存在着知识场,继而将知识场与物理中场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从场强、梯度、势差三个方面对知识场进行定性界定,运用库仑定律对创新型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了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应该保持合理的R以及营造促进知识共享的团队介质ε。  相似文献   

18.
项目团队中知识共享障碍的克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目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任务,需要项目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进行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创造。项目团队的临时性、成员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知识的复杂性,使项目团队的知识共享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发挥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项目团队中隐性知识共享对于项目的良好运作以及企业的知识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隐性知识在项目团队中的共享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其共享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并克服其中的一些困难.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动机是知识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员工知识共享动机天然不足,基于“信息悖论”,员工的知识搜寻有限从而创新的动力也有限。模块化将复杂、大型的知识体系分解为相对独立、简单、小型的部分。这些独立模块可通过一种比外生秩序更有效的秩序——自发秩序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内生秩序的形成,并分析了其促进创新的机制:小型团队内部促进合作机制、替代团队间增强知识搜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