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贸经济》1999,(4):9-14
1998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8%,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展望1999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下,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对外贸易国,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四川省出口贸易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本文采用Feder模型,分析四川省1997~2011年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出口贸易能够显著地促进四川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要大力发展四川省加工贸易优势,加大对创新的投资力度、培育高新贸易产业,制定良好的优惠贸易政策,使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经济是我国进入结构转变压力加大、消失诸多经济增长红利、经济增长束缚变得更强的时期,与此同时,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并不是非经济转型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新阶段的改革促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改变,这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新常态、非常态以及经济常态都是可以进行互换的。  相似文献   

4.
在本轮经济危机中,主要依靠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而启动的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缓慢乏力,欧美国家更是将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经济发达国家放任本币贬值,更加注重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加大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限制,无端制造贸易摩擦,出台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各国在争夺整体需求增长乏力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5.
和阳 《商务周刊》2010,(1):20-20
作为最早的"绿金"公司之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加大关注为GE搭建起走出困境的桥梁9个月之前,GE中国总裁兼CEO罗邦民曾经表示:"中国对于今年8%的GDP增长预测以及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和GE在中国的长期增长都非常乐观。”被鼓舞的人的确有理由乐观。2009年12月13日,GE中国宣布,当年前三季度GE在中国的绿色创想收入已达6.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尽管从储蓄和投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坚实,持续增长潜力强劲,能够继续在合理区间的高位持续发展。不过,为确保经济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中同政府正努力采取诸多宏观调控措施,以期冷却持续升温的中国经济。但是,加大内控降温中国经济的同时,还要认真考量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外部诱因,要做到内(因)外(因)兼顾,适时适度。全球经济发展正进入周期性增长缓慢期,增长放缓的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势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短缺经济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徐凯 《国际贸易》2006,(6):11-15
本文的"新短缺经济"是指中国在摆脱产品市场上产品短缺之后,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与传统短缺经济完全不同的要素短缺经济.这种新短缺经济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表现在外贸上则是中国粗放型外贸畸形发展的必然反映.它使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短缺,极大地制约了"自主性经济增长"的空间,加大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极可能陷入"悲惨式增长".因此,要走出生产要素短缺的"新短缺经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转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成效,地区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内涵型投资的比重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商品房建设的成本继续提高;投资的行业结构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投资增长缓慢。预计2008年中国投资增长在25%左右,使GDP增长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9.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10):24-26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如果美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率的降低幅度则不到1个百分点。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下半年减速至0.7%,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以轻松保持在10%以上。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即使美国经济出现低迷,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其增长的势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并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1.
就业复苏既是实现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也是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近年来高增长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弹性却在不断走低,而中国就业增长缓慢是内生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中的。为了促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就业复苏,就业增长应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先目标。同时,应在城乡统筹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加大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对我们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如何,笔者将采取时间顺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加以梳理,笔者认为,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支撑"一是人口红利、二是资源禀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着力点重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可忽视需求端管理。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只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相反,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王志浩 《新财富》2008,(11):19-20
对于那些宣称中国经济已向新的增长模式——消费增加,投资减少;内需增加,出口减少——转变的人来说,我们不得不泼上些许冷水。我们很愿意相信真的是这样,但事实尚未如此。并且,美国金融危机和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放缓,暴露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弱于人们之前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我们在"超前预警:中国经济出现滞胀幽灵"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真正的商业周期在中国首次出现,并据此对2000年中国经济进行了分析,预测2000年经济增长将进入8%以上的通道,但在此后将面临滞胀压力,200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7.5%甚至更低而物价会明显上升。此文引发了轩然大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预测太过"奇特"。经济增长速度何以忽高忽低?复苏启动后按理应一路向上,何以很快振荡向下?这一判断对于"拐点"论者完全不可想象,对于"亮点"论者同样感到蹊跷。我们的向好判断,2000年GDP 增长在8%以上,在当时是一片淡市预测中不和谐的增长赞歌;而我们的超前预警:中国2001年  相似文献   

16.
刘志雄 《商业研究》2011,(10):146-150
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绿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绿色投资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作用较小。通过考察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发现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思路是提倡节能减排,使用低耗能技术和商品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力度。我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大绿色投资,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在2014年第三季度增长低于预期,特别是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欧元区主要国家也面临增长下行风险,日本在提高消费税后,国内需求的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拉美主要国家的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经济活动出现减速。从整体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9)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几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比重有所增大,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加大。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协整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认为第三产业是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作用并不明显,从而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了解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情景下分析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并利用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并且从多方面对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进行说明,着重在中国情景之下对创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以及杠杆率居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从地区层面考察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本文在厘清金融杠杆率经济增长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失衡损害了杠杆本应具有的积极作用.在实证上,本文借鉴广义杠杆率的思路,构建城市层面的杠杆率指标,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的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城市杠杆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平均降低约0.015个百分点.机制研究表明,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城市杠杆率的加大降低了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且在深层次上与工业盈利能力的下降、金融投资的增加有关.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国有经济和僵尸企业比重等表征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加大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创业创新、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可以减弱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化解债务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