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二者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文章运用西北地区5省域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时空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2-2020年,西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耦合协调水平历经“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四个阶段,区域内的协调配合得到显著优化。在空间上,形成以陕西、新疆为第一梯度,青海、宁夏为第二梯度,甘肃为第三梯度的布局,但区域之间的耦合协调差异逐年递减。现阶段西北地区的协调作用表现出“农业发展滞后-金融引领前行”的局面,应坚持走绿色创新发展道路,深化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助力农业同金融领域的良性可持续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提高。本文主要运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等数据,通过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接着分析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两者协调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广西2012—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0年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耦合度年平均值为0.946,耦合协调度从0.398上升至0.900,耦合协调等级由轻度失调转变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类型长期保持为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型。  相似文献   

4.
石鑫 《商场现代化》2020,(2):114-116
"全域旅游+金融"既是金融服务旅游实体经济,推动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是旅游促进金融产品升级改进,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通过构建旅游业和金融业耦合指标体系,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后期旅游业和金融业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旅游业和金融业的耦合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处于中度协调状态,因此继续加大旅游业金融支持,着力两个产业互动融合,促进产业良性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典型案例区,构建了包含7个子系统、37个指标的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20年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关系测度,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绿色发展系统与数字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除了杭州外,其他城市均表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发展水平。(2)杭州是浙江省的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领头羊”,并在2019年率先进入高级协调阶段,其余10个城市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需注重城市间的差异性发展和重点扶持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数字普惠金融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数字普惠金融以其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在服务小微企业、偏远地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试图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是否有积极作用,基于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川省范围内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能明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在全省范围和较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超过门槛值后,其促进作用存在“加速”趋势。因此,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加快四川省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农村产业高级化,强化农业经济韧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作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围绕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消弭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2010-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五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湖南省创新驱动发展五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已由濒临失调上升到初级协调,但整体协调程度还有待提高。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6,(5):205-206
依据中国各省域2008~2013年普惠金融相关数据,分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通过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构建普惠金融指数,测算出近6年中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普惠金融省域发展存在严重的分化格局;全国普惠金融整体呈上升趋势,处于较低水平;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但增速较缓;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但处于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背景下,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也亟须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湖北省各地市2010—2021年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农业绿色转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湖北省各地市2010-2021年间绿色农业转型综合指数逐年升高,且上升趋势较大,但是市级差异依然存在;湖北省各地级市2010-2021年间农业质量不断提升,但也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市级差异分化;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发展失调逐步趋向协调,同时东西部的耦合协调程度也呈现出显著差异,西部地区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和胁迫效应,而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也具有承载和制约效应。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导,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协调等级逐步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各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协调区域的内部发展差距在扩大,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演变的基本格局变化不大。从总体上看,尽管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显著。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发展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树立理念、健全和落实生态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11—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从技术、制度和人三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且这种作用存在结构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中的数字化程度提升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和创新环境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人才集聚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从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为研究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本文采用2011—2021年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实证研究贵州省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5年之前,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等级为失调;2015年勉强协调;2016年之后,协调等级不断上升;2019—2021年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本文最后从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人才引培等方面提出建议,促进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江苏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趋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必要性和阻碍其发展的要素。以南通、苏州和徐州为例,具体分析江苏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和阻力。通过三市近年来的数据,建立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的区域发展状况,并为各区域提供相应的措施。南通代表的苏中地区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处于中部水平。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耦合度和协调度都较高,并且同步发展。苏北地区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则相对落后。综上所述,加快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流转的步伐应该以区域性差异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果,具有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显著、服务范围逐步扩大、产品和种类日益丰富等特点,且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不够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不够均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服务的深度和便捷度仍需提升等。本文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总结出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时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2—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保险相关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最终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它能服务于享受不到传统金融服务的“长尾顾客”并且随着国家的开展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配合,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不断推进和发展,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使得农业得到不断地升级与改造,进而促进农产品推广与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寻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产品发展的局限性,例如,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本身的缺陷,农民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金融排斥”,农业缺乏相应的升级,农产品的利润较低等,通过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找寻缓解问题的对策,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山东省农村地区农业及农产品的创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最明显,但数字治理水平不足制约着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2)江苏省数字经济内部整体上呈现出耦合度趋于稳定、协调度逐年攀升的特点,当前除数字治理与其余子系统间仍处于濒临失调外,剩余子系统间已步入初级协调。另外,从数字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四方面为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0.
黎伟丽 《中国市场》2023,(17):52-55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实工作中,通过普惠金融帮助乡村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和金融体系构建,促进乡村的快速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但由于乡村的金融基础较差且金融需求较为分散,导致普惠金融的服务质效难以提升,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稍显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持的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了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质效,对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理,并对其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