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促进商品流通、扩展消费空间、提振消费内需的重要推动力。将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4~2018年地级市层面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从消费支出、消费结构与消费率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有利于沿线城市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率提升,且这一作用随着高铁站与市中心距离的延长而衰减;第二,高铁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城市等级与区位异质性;第三,高铁可以通过时空压缩与市场一体化效应促进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率提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备受关注,高铁乘客满意度水平调查及分析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旅客出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沪宁高铁的乘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得出"非常满意"的结论,表明乘客对高铁这一现代化运输方式的认可,同时对我国高铁运输的建设发展也是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3.
谢善聪 《消费导刊》2014,(3):4-5,11
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所处的消费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消费环境能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质量。本文以1990-2011年消费环境和中国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就消费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水平、居民文化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质量具有相关关系,这些因素对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是显著且持续的。  相似文献   

4.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方面有助于让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大有裨益,同时又能进一步刺激居民收益的增加。而消费金融便是一个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工具。我国自消费金融业务出现以来,确实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对我国消费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建设和陆续开通,标志着我国铁路的发展水平已逐步进入高速时代。但是,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铁路运营的人才培养远远没有跟上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铁的高速有效的运营,特别是在2010年我国的十条客运专线的建设和开始运营,高速铁路运营和管理人才的短缺日益显现出来,高速铁路运营人才对古高速铁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显。我国的高铁运营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必须改进的地方,所以探究高铁运营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孙冰 《商业时代》2012,(26):21-22
本文通过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标与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基于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角度,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并且不同类型的房屋开发对居民的消费模式的影响方式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居民消费领域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消费环境、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数据,构建三系统协调性统计测度模型,对协调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消费环境、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尚有进步空间;消费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变化较明显,且由于消费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系统之间协调性也受到较大影响;社会总负担系数、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对消费环境系统的影响较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提高也给铁路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在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数在世界位居前列,象征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成果,但是相应地,其对于铁路营销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在高铁时代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铁路营销,则无法保证营销质量,势必会影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文章结合现阶段我国高铁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可行的管理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升居民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2)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信贷供给进而赋能居民消费增长。(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环境较好、经济增速较快、消费水平较高地区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强。从金融供给端来看,信贷供给也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传导路径,但基于数字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尚存“数字鸿沟”问题;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信贷供给主要促进了农村生存型消费及城镇生存型、发展型消费。  相似文献   

10.
景萨萨 《商》2014,(23):250-250
如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从高铁时代对旅游城市的新要求和旅游产品消费新需求等方面对高铁时代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新态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宪 《消费经济》2020,(2):20-28
从长期消费需求的视角来看,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遵循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吃穿住行”到较高层级的精神文化产品,是逐级释放的,这要求产业的生产活动也遵循同样的次序。中国40多年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在于产业的生产活动始终回应了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主要解决居民的温饱问题,以农业、日用化工及轻纺工业等产业为主导;2000年之后,主要解决居民的住行问题,以房地产、汽车、高速公路、高铁等产业为主导。从这一产业逻辑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吃穿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满足之后,居民的消费层级上升,产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但更高一级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导致产业生产活动无法有效跟进的结果。当前,我国居民更高一级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存在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在产业战略上要关注更高一级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要积极寻找外部需求,且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治理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高铁网络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中国铁路运输的效率,缩短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居民在不同城市工作和消费成为可能。同时高铁服务通过加速人口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对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铁在影响经济格局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区域的创新格局,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叶德珠  潘爽  武文杰  周浩 《财贸经济》2020,(2):146-160,F0003
高铁拉近了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重塑了人才这一创新第一要素的空间配置,为中小城市吸纳创新资源拓宽了空间。本文采用全国284个地级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将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PSM-DID模型对“距离与城市创新”命题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显著地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水平;(2)高铁开通的城市创新效应呈现依“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而递减的特征,同时高铁开通对中心城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创新提升效果不明显,表现出虹吸效应特征,综合这两种效应,最终高铁开通的城市创新效应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个维度上呈现“∽”型结构特征,其作用的最优半径为距离中心城市200公里的范围;(3)高铁开通促进城市创新的机制之一是促进城市经济集聚;(4)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随着开通时长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以及区域异质性。本文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工具变量等处理后依然成立,可为中小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和战略定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时空距离的压缩能否提升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仍有待检验。基于此,通过手工收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高速铁路开通数据,并以此作为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服务业上市企业TFP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后使得沿线服务业企业TFP获得显著提高,其效应大小为TFP标准差的23%左右。考虑到高铁以客运为主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表明,高铁通车能够带来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和当地市场潜能的扩大、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在集聚效应和企业技术进步这两条机制的作用下,位于高铁城市的服务业企业TFP将得到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服务业企业TFP的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生活性服务业和大城市中。  相似文献   

15.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HSR) opening on residents' automobile consumption behavior is an economic issue that deserves attention. Based on monthly data on the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 and the registration of automobiles in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rom 2008 to 2015, this paper uses the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of high-speed rail opening, and the time-varying difference-differences (DID)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the opening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on the automobil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nsumers i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s significantly promotes consumers' purchase of automobiles.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vehicle's brand (prefer joint venture brands) and color (prefer hue automobiles) as well as the payment method (prefer full payment). Furthermore,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residents' income due to the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 stimulates the sense of financial well-being (mediating mechanism), which in turn has an impact on the abovementioned automobile consumption behavior. These novel finding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on the national high-speed rail strategy, consumers' well-being, and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automobil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6.
张旭  丁雨昕 《北方经贸》2011,(10):25-27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消费结构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基于SPSS应用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消费结构的各项指标,可以总结了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以及产生各地区消费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居民储蓄额的高低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居民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现状,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并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对储蓄存款加以引导,发挥其更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市场可达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财贸经济》2020,(3):131-145
近年来,新城建设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城市发展政策。在高铁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设高铁站成为各地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市场可达性是影响企业和居民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间和城市内部两方面探讨市场可达性对高铁通车后站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匹配到约1平方公里栅格的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2009—2014年新设高铁站数据,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高铁站区的经济活动密度相对于邻近区域并没有显著提升。利用高铁、铁路、公路网络构造了随时间可变的城市可达性指标,并利用高铁站到市中心距离衡量到城市就业中心的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铁站区的经济发展显著依赖于城市可达性和市中心可达性。上述结果说明,新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对于来自城市外部和内部的集聚经济的利用。尽管高铁带来的城市可达性提升能为周边区域创造经济集聚,但受制于远离市中心的区位选择,低水平的城市中心可达性大大限制了目前高铁站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高铁新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章成  洪铮 《人口与发展》2022,28(1):103-116,58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消除贫困和促进居民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包容性增长的有效手段。基于2010—2018年CFPS数据,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运用面板分位数、反事实估计、PSM-DID等方法探究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医疗保险和政府补助,养老保险对增加居民消费倾向有积极作用,各类社会保障均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由食品支出向发展型或享受型消费升级,且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升级有更显著的正向作用,表明社会保障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