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吉洁  滕子 《价格月刊》2016,(9):37-41
2014年我国推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并首先在东北及内蒙古进行试点.通过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相关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补贴确定要素、补贴发放要素、比较收益要素,分别确定各自权重,最后结合调研数据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农户对当前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为低效的结论,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策实施2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完善的空间.因此,从政策宣传、目标价格的制定、政策导向和合理确定补贴核定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食目标价格:内涵、障碍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目标价格具有实现粮食总量平衡、稳定粮食价格和提高农户收益等功能,然而我国实施粮食目标价格还面临WTO政策限制、具体测算方法尚未明确、补贴方式存在分歧等障碍。研究提出:用足"黄箱"补贴政策,保障目标价格顺利实施;坚持四大原则,创新目标价格测算方法;执行"粮食收购三联发票"制度,简化目标价格补贴方式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粮食目标价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的粮食调控政策相比,我国的粮食价格及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借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粮食目标价格的做法,对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目标价格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14,(7):10-11
自2002年中共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人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粮食主产区扶植政策中存在指令性政策与市场化经营偏离、农业补贴政策不合理、粮农直补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矛盾等问题,要对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调控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利益补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补贴支持政策体系建设、信贷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等进行改革并完善。  相似文献   

6.
顾莉丽  姚雅男 《商业时代》2012,(32):122-123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倾斜的区域政策,特别是2004年以来实施的新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粮食生产长远稳定发展,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本文认为必须从补贴支持政策、投入支持政策和风险支持政策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7.
国家要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农民进行补贴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调整,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补贴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要保证直接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相似文献   

8.
《商》2016,(13)
本篇论文通过了解吉林省各地区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及以往国家对吉林省实施的农作物政策,对比国内外出台的补贴政策,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其中的优缺点,掌握以往补贴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方案,最终使本补贴优化方案与其他"三农"政策配合,不断提高农业补贴规模,降低农业补贴成本,充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9.
粮食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我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的建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粮食实现了大幅增产,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但也存在分配不均衡,计算依据不严谨等问题。应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市场,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利益,保持粮食直补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简化运作方式,完善补贴办法,降低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10.
《农机市场》2006,(1):8-8
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此外,2006年国家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历程,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直接补贴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补贴政策的某些不足,但是本身也存在缺陷,不完全符合政府的初衷和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生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综合实行,并加大间接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行并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我国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新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内容就是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由于执行时间较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粮食补贴政策是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本国粮食产业的发展,长期对粮食采取保护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纵观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历史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日本政府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实行了不同的干预政策,包括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粮食保险政策和农田水利建设补贴、生产资料购置补贴、农业贷款利息补贴等其他补贴政策。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优化路径,如着手构建符合WTO规则的粮食综合补贴政策体系,同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粮食补贴政策的法规化等。  相似文献   

15.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支撑了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对小麦总产量具有显著增产效应,有助于实现小麦增产高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国内外粮价倒挂明显收窄,相比之下,稻谷价格波动受该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小麦和稻谷的种植收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稳定并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中国粮食市场发育仍然处于自发调节、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议保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弹性,实施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杨春  赵凯 《商场现代化》2012,(14):72-73
粮食补贴做为我国鼓励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在政策的实施及操作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以寿光市为例,从寿光市的补贴政策入手,分析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粮食补贴提出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粮价是百价之基。保证粮食供需平衡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2002年以来,国家先后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以及对种粮大县进行奖励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措施,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以补贴为主的激励政策效应递减、执行成本较高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望中国农机业的发展,2004年显然可以作为一个时间坐标,前后被划分两个时代,因为这一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确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在部分粮食生产主产区实施。  相似文献   

19.
欧盟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政策,有其深远的历史性,其做法更有特殊性。分析比较欧盟农产品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歧策及其特点,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和财政补贴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农产品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是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础上形成的。以1992年为界,欧盟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粮食补贴的历史和现状考察粮食财政补贴的现状,必须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粮食财政补贴情况。建国初期至1952年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国家实行国营商业领导下的自由粮食购销政策,企业微利,价格低水平稳定。1953年为支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统购统销制度,这之前,国家财政对粮食业基本没有补贴。直到60年代初期,国家仅对流通领域给予财政补贴。从1979年起,国家财政开始对粮食业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全方位补贴。从1990年开始,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国家对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