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举措,这为人民币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输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中亚地区为例,基于国际货币竞争视角,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中亚国家以及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利益关系的影响,运用局部稳定分析方法测算得出,从长远来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同时,采用仿真模拟实验,判断各博弈参与主体在既定条件下选择不同策略的可能性,研究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博弈策略选择会随着时间变化最终收敛于合作的策略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迫切需要等价替代品,于是货币应用而生,货币出现在弥补贸易交往繁重的短板的同时又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的繁荣和发展。本文分析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及挑战;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具体环境;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债券市场、发挥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要想促使我国的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式的经济发展,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便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指明了目前其所存在的经济壁垒、区域内的经济不平衡、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缺乏协调机制等现状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明确经济发展环保原则和互利共赢发展原则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向西开放"思想指引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运而生。为达到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以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参照系,互联互通需要在明晰"联"与"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纵深化扩展。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合作领域不断增多,区域通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联系有待加深,其互联互通尚处于粗放式的狭义发展层面。因此,中义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定位的研究区域,应立足于东北亚、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从产业、金融、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合作、标准规则等方面入手,宽视角、分阶段、分领域地构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战略,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立体通达网络。在深化贸易互通的同时,以新型商务业态探索贸易互联渠道。立足经济带资源禀赋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深化能源互联互通并提高利用效率,强化产业合作,尝试启动产业一体化。为保障产业、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等的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应加强交流,以各种方式实现标准规则互联互通,同时引导经济带加速金融互联网建设,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互联互通战略。  相似文献   

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完善,是对中国中西部地区资源要素的集聚的一种有效促进,也将是推动这一区域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并且有效扩展了内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的形成。上市公司经常被认为是地区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型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分析,找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型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于规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本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的扩大和能源开发中金融瓶颈的进一步突出,能源金融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金融一体化,有助于推动金融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从构建能源对话机构、建立区域能源金融中心、创新金融产品、发展能源期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晶  周苹 《北方经贸》2013,(1):6-7,9
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动荡,激发国际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新发展主要有,创立了"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理念;经济一体化成熟的欧盟仍然进行制度改革;人民币逐渐成为区域(或国际)货币,促进中国在区域和世界市场的经济地位与区域经济安全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以区域"开放性"由"自愿自由化"向"制度自由化"发展等五点变化构成。  相似文献   

8.
田静云 《中国市场》2015,(8):71-72,8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亚地区的未来贸易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同中亚地区的联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开始。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定位于促进中国区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由于重要的地缘经济和政治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一经提出,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成功实施在于区域合作,有效的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是区域合作实现的关键。本文以区域合作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按照合作对象和合作关系的分类,将经济带区域合作运行机制分为区域双边合作运行机制和区域多边合作运行机制。其中,区域双边合作运行机制包括区域政府合作运行机制、区域企业合作运行机制、区域高校间合作运行机制和区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区域多边合作运行机制则是指区域内多主体参与区域合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实现过程应以人民币区域化为基础并逐步推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架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愈加密切的经贸往来和金融货币合作大大提升了人民币实现中亚区域化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内在基础不够坚实,外在压力等因素,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普及面临着贸易结构失衡、各国之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继续深化国内金融改革,适时开放资本项目,加强离岸市场和西北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人民币实现中亚区域化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一世纪,欧亚国家抓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机遇,大踏步迈向复兴之路,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应运而生。经济发展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而金融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需要,而且是整个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对此本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存在的瓶颈,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以期让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3)
建设一带一路已是中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和战略构想;同时,对于国内经济转型与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发展其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不可估量。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开展,有关贸易结算货币的确定、金融一体化的推进等问题逐渐提上日程,而中国作为经济带中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如何把握机遇将人民币推向区域性货币,以维持区域金融稳定和实现涵盖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金融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离不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在论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这一运输通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必要性,并对其要义与构成进行了界定,为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增强各类交通枢纽的互动性与联动性、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的高效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4):281-282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来,各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努力方向。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构想以来我国在实践中遇到产业一体化障碍、环境保护问题、政治协调等值得我们去深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转折点,新常态下,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陆续推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多个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以"京津冀"为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整体上提升该地区经济实力的办法。要借国家顶层设计之"东风",从改变传统文化意识入手,全力贯彻国家"创新协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现实可行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讲话中所阐述的设想,它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入手,从学理上界定其离岸一体化的特征,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和国际基础,并基于现有区域发展策略和规划提出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回顾历史,古丝绸之路是一条从汉代就首开欧亚大陆的友好往来、并承载着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重任的一条重要通道。近来习近平在纳扎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作为内河流域主骨架的长江航运该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在此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求平、求稳并成功转型。为此,在分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环境与西部战略的背景意义下,阐述长江经济带在区域经济、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代"丝绸之路"地理环境上的带状经济区域,旨在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核心进行发展,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并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针对学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与挑战方面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对比与总结,提出一些看法,为进一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主席的一个构想,激发了人们对西北经贸的憧憬。一个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贸国际化的大蓝图,正在成为或很快会成为西北诸省的经贸行动。2013年9月上旬,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期间,在西亚地区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大构想。因有望开创区域政经多赢的局面,国际社会对这一构想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贸国际想像空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代"丝绸之路"地理环境上的带状经济区域,旨在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核心进行发展,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并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针对学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机制与建设思路方面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对比与总结,提出了一定的看法,为进一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