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建设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首要落脚点,依据党中央乡村建设行动的内容要求,构建微观层面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现状及效果评价内容,基于评价内容收集了全国32个乡村村干部的访谈资料和575份村民的问卷数据,对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现状及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总结不足,为乡村建设行动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四个方面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国家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工作。为及时了解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经验及问题。2014年7月,对海南省琼海市、万宁市、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市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联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发展机制,并结合当地情况分别采取了"镇村联动"、"重点突破"、"带状发展"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仍面临着包括"美丽乡村"定义亟待明确、评价方法亟待确定,统筹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美丽乡村"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参与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在大力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2020年推出"援鄂抗疫"公益行动、"新消费、爱生活"消费季系列活动的基础上,2021年品牌强国工程又先后在湖北、重庆启动"助力湖北"专项公益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通过免费广告宣传、公益直播带货、融媒体传播活动等形式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
甫一开年,农机人翘首以盼的“一号文件”即正式宣发。2021年的“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如文件提出的“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此前或许有人对乡村建设行动能有多大的实施力度不那么坚信,会不会跟以前某些地方一样,将临道把街的农户房子墙壁刷个白就算了事?然而事实证明这次的乡村建设行动是真刀真枪地干——多少偏僻村落里,通村路变成了柏油路,通组路进行了拓宽,路边安装了光伏路灯,垃圾有人定期清运,集中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兴建。国家会以抓脱贫攻坚一样的工作力度去抓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投入就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306人入选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人员。通过遴选培养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拓展了农业生产一线农机化人才成长通道,是加强农机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是建设农机化人才队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行动。这种制度将持续开展进行下去,对农机行业来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时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时期,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至关重要。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三五"期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相对普通乡村而言,它更具有规划性,而且也是"美丽中国"在乡村地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低碳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论述了"美丽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障碍,并重点对其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2019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意见指出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要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为切入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是乡村人才建设,结合乡村人才的主体构成,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乡村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版图,具有打基础、强基本、固基层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探索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从实践可行性和群众认可度来看,"岳阳模式"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一、新时代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范畴,必须遵循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加快打造"五美五园"。  相似文献   

11.
云和县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童话乡村"的构想。"中国童话乡村"的提出和建设,必定会促进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加快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童话乡村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童话乡村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民族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对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对其标准和指标进行梳理。本文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内蒙古模式,并提出了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经济都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革,乡村衰落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升格为国家战略,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亟须解决的社会重点问题。本文立足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通过对澄迈罗驿古村开展乡村数字化调研,调查调研聚焦在乡村农产品在线销售、乡村旅游信息化网站、乡村旅游服务、乡村社区网络服务、乡村旅游信息推送、乡村旅游安全六个方面,以期研究海南乡村旅游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智慧乡村的建设也提上日程。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对从化智慧乡村建设进行调研,发现了从化智慧乡村建设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智慧设施利用率低、智慧企业投入力度小、民众观念保守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五力模型"的解决方案,不仅为从化早日建成智慧乡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业品牌建设已成大势。农业农村的发展,并非只有农产品需要营销,对消费者而言,还有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康养体验的消费诉求。这是向"美丽乡村"要"美丽经济"的一个信号,即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的理念,通过整合农产品品牌、特色小镇品牌、乡村品牌、农业园区等品牌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的是乡村振兴.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强调从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多轮驱动三方面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白牛村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乡村运营、乡村建设等方面,从而构建了"数字乡村,智治乡村"的总体框架,形成以"数字乡村"为核心的未来乡村发展模式,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将特色名镇名村建设作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精品工程来抓,共创建了90个特色名镇名村,包含工贸型10个,生态(农业)型20个,文化型24个,旅游型36个;截止目前,60个已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验收,村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面貌焕然一新。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建设有依据。2010年以来,大力实施村镇规划集中编制行动,共投入资金约2.45亿  相似文献   

18.
9月16日,15位教育志愿者分别怀揣爱心走进浙江省龙泉市龙南乡平安希望小学、宁夏泾源县大湾乡平安希望小学和安徽省六安市顺河平安希望小学,2008"新农村新希望"平安希望小学支教行动拉开帷幕。据悉,在接下来的的两个月时间里,"接力式"的乡村支教行动将在陕西、广东、浙江等地的12所平安希  相似文献   

19.
张胜前 《商业时代》2012,(27):21-22
公共性是人与人之间共在共处、共建共享的特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公共性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保障。社会发展与巨变引发乡村文化价值冲突和认同缺失,乡村文化"公共性"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遭遇着消解的命运。理性面对和科学研究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现象,探索和研究乡村文化"公共性"再造的意义及其原则,成为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自2010年开始把"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作为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目标。该计划不仅对村庄建设、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培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以精品村、中心村、风情小镇等为载体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分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