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CPI权数构成变化会对CPI计算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1年我国CPI月度数据,采用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进行测算对比,来观察2011年公布的CPI权数变化对其统计结果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权数调整对CPI值影响很小,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衔接较好;2011年CPI更能真实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美国的CPI统计编制在CPI样本选取、代表规格品价格确定方法、权数更新周期及权数透明度、CPI体系结构设置以及统计结果公布五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统计部门应结合中国国情在CPI统计编制中做出以下改进:扩大代表规格品的样本规模;抽取代表规格品时采取PPS抽样法;缩短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周期;专门制定特殊情况下代表规格品价格的确定方法;缩短权重更新周期;增加权重的透明度;重新进行CPI体系结构设置;增加CPI公布渠道;提前确定CPI公布时间;计算多种特殊指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编制CPI的历史比较短,编制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统计部门所发布的CPI数据也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分析的需要,由此招致了许多质疑和批评.本文从更精确质量调整的CPI、不同目标人口群体的CPI、测度核心通货膨胀的核心CPI、使用最佳价格指数公式编制的CPI、提高CPI编制方法的透明度和改进数据发布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中国CPI编制和数据发布的建议,对中国CPI编制的进一步改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缺憾 1953年,我国开始编制价格指数,1984年开始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的采集方式、权数的确定以及计算方法均已成熟完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要素的多元化发展,现行的CPI已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CPI编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价格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对CPI数据采集、计算、指数权重以及统计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CPI编制在权重更新频率、新产品偏误、季节性产品处理、自有住房服务处理以及特型CPI编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采取引进现代化的CPI数据采集、加快完善CPI权重设计方法、努力提升CPI统计质量、不断推进特型CPI指数编制等措施,利用网络价格信息不断优化中国CPI编制。  相似文献   

6.
药品价格指数是反映药品价格变化趋势和幅度的指标,主要探讨了化学药品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提出选择代表品、确定权数以及质量调整是编制化学药品价格指数的关键问题,目的是为构建化学药品价格指数寻求科学的方法,进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常作为通货膨胀趋势的重要判定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指标、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CPI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长期以来饱受外界质疑,因此,深入开展我国CPI编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价格指数(PPI)构成差异及传递渠道障碍,认为短期内它们不会同步变动。使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两种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PPI与CPI存在协整,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偏离大于门限值,CPI向下调整,PPI向上调整,偏离快速减小;当长期均衡偏离小于门限值时,两种价格指数的调整不显著,这说明PPI高于CPI是一种常态,并不能以此断定PPI超过CPI就会引起CPI进一步上涨,PPI并不是CPI一个较好的先行指标。  相似文献   

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胀程度、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国外CPI编制过程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框架、编制方法、数据质量、信息公布四方面介绍了国外实践经验及理论动态;同时分析我国现行CPI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完善我国CPI相关指数编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我国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CPI之间协整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次,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出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CPI的动态影响关系,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稳增长与CPI的增加存在并不矛盾的且长期稳定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的结论,为有效稳定物价提供了科学的定量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对CPI调查与编制提出了挑战与机会。本文首先结合大数据的特征,指出当前我国CPI的调查和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变革CPI的调查和编制方法的参考路径,以实现运用大数据方法提高CPI数据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孙晓娟  李丹 《商业研究》2011,(1):143-147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波动将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消费需求和粮食供给的变动,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最终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引起CPI的波动。因此,保持CPI相对稳定必须要熨平投资波动、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高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3.
CPI编制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公众对物价水平的预期,进而影响真实物价水平。本文对我国CPI编制体系与世界部分发达国家进行差异性分析,从CPI编制理论、调查目录分类、项目权重系数、编制方法和发布标准,5个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阐明了相关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各自编制体系的优缺点。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CPI编制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投资波动将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消费需求的变动、粮食供给的变动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最终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引起CPI的波动.因此要保持CPI稳定就必须要熨平投资波动、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并提高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美CPI编制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几年物价呈温和上涨态势,CPI的持续高涨使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CPI编制环节的研究,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在编制过程中的差异性,以此找到我国C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CPI编制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PI指数带来的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I它的中文释义为消费品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和反映一国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2007年度CPI警戒线是3%,也就是说, CPI指数一旦超过3%,中国经济便已出现通胀,央行亦有可能出台紧缩性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刚过去的2011年,我国CPI增长迅速。高速增长的CPI导致居民货币购买能力下降,许多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本文从贸易顺差、人民币供应量、生产要素稀缺、翘尾因素、猪肉价格上涨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等视角分析我国2011年CPI高企成因,并对CPI拐点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CPI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变化。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项目和消费支出不同于一般CPI编制所代表的人群,若用常规CPI代表低收入群体,则不能反映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情况。因此,政府需要另行统计低收入群体CPI,从而为在物价较快上涨时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生活保障提供求助参考。本文总结了当前实践低收入群体CPI的编制进展,提出了其编制存在的问题,并对低收入群体CPI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9.
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定阶层的居民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针,它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生活费的变动程度,是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现行消费物价指数样本的代袁性、有关各类零售商品结构、服务结构权数的确定等都还不够十分严密,不十分科学,需要借鉴有关发达国家的物价指数资料,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物价指数本身的特性和应具有的功能,以及物价指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现行物价指数加以更新。  相似文献   

20.
林瑞华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193-193
近两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名词。但CPI的涨幅与居民的实际感受产生了明显的差距。介绍了CPI的基本概念,我国CPI编制现状,分析了目前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