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包含区域房价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引入消费者偏好异质性和技能异质性,分析房价对劳动力流动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受异质性劳动力影响,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导致低技能劳动力流出,高技能劳动力集聚,且区域客观宜居条件对劳动力流入具有吸引力,进而改变区域劳动力结构、诱发实体经济集聚的变化;相对房价上升抑制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区域宜居条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考虑到区域间的溢出效应,短期内的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利于实体经济获得集聚效应;长期内的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较大,加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辽 《财经论丛》2016,(6):3-10
本文以1999-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的动态变化显著依赖于初始产业布局,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要素流动对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也产生重要影响。分地区的回归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对外产业转移的确会降低本地区产业集聚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积极吸收来自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的流入最终提高本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我国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无论是对资本配置效率还是劳动力配置效率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要素流动是数字经济改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机制;区域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效果在内陆地区较沿海地区更为显著。基于此,应推进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比较优势、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现实基础出发,研究其发展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且从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提出实现东中西互联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义旭东 《商业研究》2011,(3):208-211
对要素价格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提出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主要由稀缺规律与集聚经济支配,其变化形成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因。在现实中,要素对流与整合的内生机制表现为价格配置主体与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我们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的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乡之间统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集聚产生的双重集聚效应的理论假说,通过实证分析从城市空间和价值链视角下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形成的内在机制。在验证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中存在一个均衡的土地租金,使得双重效应的互补效应达到最大;城市规模有利于双重集聚效应的提高;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双重集聚效应有一定的辐射作用,经济距离越短辐射作用越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双重经济效应,文章基于不同规模城市的视角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有“倒U”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劳动力流动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劳动力候鸟式流动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房租和房价的异质技能劳动力两期流动模型,用于分析城市住房成本对异质技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理论推演发现:城市房租和房价的“剪刀差”导致了劳动力候鸟式流动,同时强化了劳动力技能特征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力一期流入过程中,城市房租不会阻碍劳动力流入城市,从而不产生技能筛选效应;在劳动力二期定居过程中,城市房价会降低劳动力的定居意愿,且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挤出作用更强,进而产生技能筛选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异质技能劳动力流入城市带来的收入改善通常能够覆盖房租支出,但流入城市后低技能劳动力由于难以承担购房负担从而形成候鸟式流动。城市房价对因就业流动、跨省流动和农业户口的低技能劳动力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实施“租购并举”政策,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将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进而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结以往文献关于边界效应影响因素基础之上,以中越边境为例,具体分析了中越边界效应中各影响因素的正负效应。根据中越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了通过边境地区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分工深化和市场制度建立等作用来促进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把边境地区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取消要素自由流动限制和适度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国际市场各项规则体制的建立完备和要素流动的壁垒降低,要素中尤其是资本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要素分工的趋势显现。要素流动、重组、分工与合作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融合方式和运行机制,在要素扭曲与要素集聚的推动下,演化成全球经济失衡格局。  相似文献   

10.
基于要素禀赋的空间维度视角,通过经济集聚、集聚外部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演化的动力分析,揭示出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内在机制根源于要素的空间维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要素匹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在区域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内在机制根源于要素的空间维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要素匹配。从空间维度探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机制这个角度上说,继续沿用空间思维,运用空间分析范式来研究主体功能区必然会有更多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研究成果。从而真正实现主体功能区对于现有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理论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只看重货币国际化结果,以占全球贸易计价结算比重、外汇交易比重、国际债券比重、外汇储备比重等相关指标衡量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而忽视货币跨境流动放松过程,即一国货币的跨境流动自由化程度。货币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包含进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过早过快放松本币流出入会引发经济金融风险,某些情形下进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构建人民币跨境自由度指数涉及强度赋值、项目设置和权重确定三方面内容。在梳理2019年第2季度前我国货币政策基础上,对2008年至2019年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证券投资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以及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进行评估,并以美国近5年各项目下的资金流动平均占比为权重,构建了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化指数,考察2008—2019年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化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较快,跨境流动已得到很大程度放松,而且人民币流入自由程度显著高于流出自由度。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持续遵循先经常项目后资本项目、先流入后流出、先机构后个人、先大额后小额、先风险小项目后风险大项目的次序,提高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稳定性,降低无序流动的投机风险;严格管控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衍生品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并依据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审慎监管能力进行调整;大力提升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提高非居民间的人民币使用频率和使用规模;充分评估各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和本外币兑换自由度,提高两者的协同匹配程度,降低因两者不匹配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区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价格水平差异,中等发达地区会出现工业消费品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的现象,其形成机制与“中等收入陷阱”所体现的问题有类似之处.本文基于国内的要素流动情境对“巴萨模型”加以拓展,并从产品制造生产和销售服务两大环节分析消费品价格的构成.结果表明,当生产率提升速度随着技术追赶、差距缩小而减缓,且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存在障碍时,城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会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生鲜农产品价格则更多地取决于销售环节的要素成本;减少物流成本无法改变地区间价格的对比关系,但有助于降低商品价格.基于2012-2013年56个城市、41种商品实际价格的短面板计量分析印证了理论推断.由此表明,要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应促进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转变导致同质化的“跟风”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即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通过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传递,达到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效果,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瑞  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2005,(35):205-206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问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问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财富在迅速增加的同时,财富空间结构的非均衡状态也逐渐显现,且呈扩大态势,引起了生产力要素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区域问财富积累和集聚的差异,甚至造成了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难度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已然成为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对促进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流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制度供给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收敛。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核心,充分凸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程文淦  陈毓姗 《现代商业》2012,(18):280-282
不少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本文在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前提下,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毕业生就业流动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分析了出口、外资流入等对外开放因素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推动产业区域集聚的机理以及对不同地区产出的影响。使用199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与外资流入是促进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外资流入对产业集聚及地区总产出增长的正向作用十分显著,而出口对各地区产出份额的提高却表现出负向影响。各省市的海外市场接近度指标在促进产业区域集聚和地区产出增长中也起了积极作用,但内部市场潜力指标没有通过“国内市场效应”对产业集聚产生有利影响。因此,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适时加大外资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有发展潜力的部门,以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同时,要充分发挥内部市场潜力和内需在产业集聚和产出增长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间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商》2015,(3):35
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产业集聚促使人力资本向集聚区域流动,人力资本流动到产业集聚区域,会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最终成为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技术的改进,从而促进产业聚集到该区域中,提高产业集聚的水平;同时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集聚,形成更高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