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从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入手,讨论应该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法一直是经济法领域中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自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各项法律手段帮助中国经济顺利渡过众多难关。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各类宏观调控法律手段对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时效、作用方式、作用功能的差异以及自身单一调控的缺陷,在应对大规模经济危机和复杂多样化的现代经济环境下难免出现协调不一,相互矛盾的现象。因此,传统针对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和目标的研究范畴应当予以扩张,以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发展为新视角,使得宏观调控的各项法律手段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组合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此也明确提出了系统合作,稳妥推进的原则要求。《意见》的发布为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发展与研究赋予了新素材、新方向,应当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对中国新时期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中国宏观调控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失衡逐渐抬头。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使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初步抑制,国民经济总体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尚未根除,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稳固,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尤其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相似文献   

4.
从铁本事件可以看出,本轮宏观调控带有较强的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味道。从这个角度来看,考察本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优与劣、得与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电子商务》2007,(8):12-12
“过去四年多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导刊》2004,(17):16-16
加强投资宏观调控,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浙江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在加强投资宏观调控中,主要从投资方向、投资政策、投资成本、投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了全面部署。从经济领域看,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宏观调控能力具体体现出来的。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做好以下宏观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白朝聪 《四川物价》2004,(10):12-13
价格调控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和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物价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价格矛盾和问题,使价格工作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各级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从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入手,讨论应该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一年多来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已从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走向了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非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型调控”。我们认为“产业型调控”对抑制部分行业投资热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并在事实上中止了加息的可能,不同产业也呈现出冷暖不均的投资趋势。而从长期来看,市场的调控才是对资源的最根本的调控,市场调控可以导致产业革命,刺激新的技术创新,解决中国增长与资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方针,更加注重了防止经济下滑的风险,并且在贷款、汇率和出口退税率方面做出了一些必要调整,这对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中国经济在下半年还要面对许多风险,对宏观调控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从总体看,我认为风险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     
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这次宏观调控中,提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地发展中国经济。从微观上讲,企业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从宏观上看,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局部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每个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以宏观调控为重要标志的2004年,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收获,就是在经受考验、接受“体检”的同时,在宏观调控中,许多民营企业对自身今后发展的认识得到深化,并逐步体现到企业经营实践中。表现在,一是许多民营企业更加重视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全局的一致,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协调、与社会进步水平的适应,积极从大局出发来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二是这次宏观调控让很多民营企业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规范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李志茹 《市场周刊》2005,(12):23-23
“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为钢铁工业实现快速、平衡、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钢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也是宏观调控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一般的经济理论来分析,粮食宏观调控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并构建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参与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粮食宏观调控却通过省长负责制,演变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参与指导的多元化、分散式调控体系。这种调控体系导致了调控权利分散、调控责任不清,调控成本增大。文章通过对这种分散式的、多元化调控体系的分析,提出了选择粮食调控主体的一般基本要求,并对在新的调控体系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调控权利和责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半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各地、各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初步得到抑制,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在缓解。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货币信贷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是国家通过各种宏观政策、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解、控制的活动。本文重点讨论了宏观调控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白景明 《财贸经济》1995,(2):15-15,34
财政如何参予宏观调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白景明究竟什么是宏观调控,目前我国对此并未形成共识,我理解,宏观调控应是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和资金吞吐来引导资源配置结构变动的政策贯彻活动。宏观调控本身没有强制性,仗具有诱致性。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财政始终在强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经济学一般原理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走势,驳斥了开发商出于自利,炮制出房价暴涨的种种荒谬论断和政府宏观调控不利的错误分析,从反面验证了供求分析方法的无效,明确提出投机是房价暴涨的根源,并深刻剖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格局,为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好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实现今年的各项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