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币汇率也步入稳态波动的状态,人民币离岸中心在全球逐步展开布局,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断完善,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资本项目尚未全面开放,人民币回流至国内缺乏有效的途径,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降低。同时国际市场变化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出现贬值预期,对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本文选择目前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最为成熟的香港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人民币离岸业务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VAR-MGARCH模型对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导,且信息传导的显著性随着期限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积极引导离岸市场形成合理的汇率预期;定期对汇率均衡状况进行评估分析,释放升贬值压力;扩大离岸市场交易量,丰富离岸市场金融工具,促进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离在岸的联动更加紧密。离岸市场通过形成境外或跨境人民币循环,提高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的国际地位。然而2015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的几次异常波动也表明,离岸市场正通过引导投资者情绪变化、资金流动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体系不断地完善。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对离岸汇率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NDF汇率对在岸即期和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较弱;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未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已初步形成。目前,香港市场人民币存量快速增长,人民币债券市场、人民币货币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发展迅速。但在未来的发展中,香港市场仍存在诸多不足。应继续扩大人民币“走出去”的规模、推进在岸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人民币离岸市场之间的合作、加快金融创新,以保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极值理论和AR-GARCH模型相结合,度量不同期限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的风险值,同时对比研究伦敦欧洲美元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对应期限的风险,并且以此推演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正处于国际货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未来其总体风险将减少并且风险值会随着期限的延长而增加.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英国脱欧事件对本国及国际环境造成诸多影响,此行为对国际金融体系增加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并不能认为英镑贬值给英国带来负面影响,这个事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是有利有弊。因此文章结合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情况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进而深入分析英国脱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龙佐佳 《商》2015,(3):175-176
本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机制,并运用VAR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但存在较明显的单边效应,在岸人民币市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不成立。据此,本文认为应从提供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量、促进离岸人民币需求从投机转向投资等方面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还应从政策层面逐步放开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年初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本文经过分析得出这一现象是市场和央行合力的结果,即央行在市场出现变化时顺势而为主动引导人民币走势,然后分析人民币不会就此进入贬值通道,而是会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在波动中升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通过构建ARMA-GJ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正向"非对称性"特征,即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人民币升值会给市场带来更大幅度的波动。最后针对汇率波动"非对称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展开,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获得有力支持。随着新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建立以及更多参与者加入,将促进人民币离岸资金池不断增长,从而会不断提高境外人民币的活力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我国在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关注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稳健性,强化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协调,创建高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丰富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丰富汇率避险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外汇市场微观理论认为,指令流作为连接微观市场和宏观市场的桥梁,是外汇市场交易者获取内部信息的重要源泉,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短期汇率的态度。选择2004年2月至2017年6月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指令流、香港人民币资金存量等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宏观变量经由微观变量指令流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变量会在短期内显著影响指令流,并经由指令流影响汇率价差,但汇率价差的变动受指令流的影响较小,受自身滞后二阶和人民币资金存量滞后二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汇聚了大量的离岸人民币。香港离岸市场成为投机者的天堂,对存在的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之间的汇差进行疯狂的套利活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汇率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考察在岸离岸利差对汇率影响的结果显示,在岸离岸利差增大会导致离岸汇率贬值和在岸汇率升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规避了静态系数回归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率出现双向波动态势。本文通过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人民币离在岸汇差波动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市场条件、预期偏好和汇率政策改革均会对人民币离在岸汇差波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6)
本文以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价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产生的原因、造成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波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定价权方面,在岸比离岸人民币更具有定价权;同时在中国逐步推进外汇制度改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逐步脱钩的背景下,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的价差将进一步缩小,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最终将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改经历了数个阶段以后,现在出现了连续升值的局面,但是在分析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后,我们发现,人民币在未来虽然仍有继续升值的可能,但不排除会有波动的可能,甚至出现暂时的阶段性的贬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3年6月23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手段,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价格引导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不存在显著的引导关系,主要是由于离岸和在岸市场割裂所致。由此,本文提出了发展离岸货币市场、增强在岸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人民币贬值又成了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不算小,但市场反应却不是那样强烈. 最近一轮的人民币贬值是从3月31日至7月6日,人民币累计下跌3.6%,年化跌幅13%.不过,4月和6月的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减少,反之录得增长,重上32000亿美元,中国股市也由跌转升,未受英国脱欧影响.因此,有人认为,这一轮人民币贬值为“预期中的、有序的”策略性贬值,未来中国央行仍会以“稳定地下跌”作为人民币汇率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