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及支撑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直接关涉地区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深入剖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技创新、驱动青海省乃至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升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成为关键因素.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推广存在成果转化缺乏资金,科技成果不够成熟,中介服务不完善,经济结构对成果吸纳不强等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化能力是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哈尔滨市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企业在科技经费投入、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发展、发明专利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小微企业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方面还存在着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独立研发机构发展不强、企业人才培训仍需深化等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分析哈尔滨市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现状,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推进作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程度,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改革也到了一个攻坚阶段。高校人才济济,智力密集,科研成果斐然,大大促进国家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众多科研学者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同时高校科研投入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产出效率低,创新发展战略还有很多不利因素,一些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与问题需要亟待解决。从会计学角度,探讨会计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津 《商场现代化》2013,(12):186-188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城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统计了1979—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特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方面进行综述,并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概述科技成果转化概念、转化方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适用的法律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法律规定进行评析,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衔接互通、健全收益奖励制度、加强成果转化运用管理、重视技术成果保护等。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当前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科技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充分分析了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当前应完善我市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高效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外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陆续推出了面向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科技计划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别从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得出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入手,分析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强化创新资源的共享与集成、强化信息的定向推送与互动、强化中介平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大学创新创业资源为依托,但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存在信息交流不通畅、项目运营落地难、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匮乏、大学科技园科技传统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仍然处于转化率低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充分调研了当前大学科技园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认为进行大学科技园职务发明成果发明人产权归属、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化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服务平台管理,完善平台信息市场化对接和风险投资制度、建立一体化市场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技术手段上切实可行、配套服务完善才能为广大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以及制度(政策)量化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政策文本为样本,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结合政策工具等评价维度,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相关方面的政策,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的评价体系,对地方层面的政策进行分析,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路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鉴于此,文章选取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科技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绵阳科技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深入分析其在政府、高校、企业、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绵阳科技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对绵阳科技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黑龙江省要有效吸纳人才,增加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资金投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为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平台和政策支持,以解决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加快创新驱动为着眼点,围绕重点项目进展,系统分析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针对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相关关键环节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进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服务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来服务社会经济的调研显示:目前,天津已处于科技创新引领为主的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还存在部分高校成果转化率较低、思想保守、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感、资金和抗风险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国政府应加快理顺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充分把握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大力培养各类技术人才,提高业务素质,满足企业利益,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本高低,也影响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成败。目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中的资金拨付、使用、结算方面由于缺乏充足的经验可以借鉴,使得现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程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要解决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规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追踪监督,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保证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对徐州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识别了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现状,从加强政府协调、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视角提出了具体大学科技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技和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两大要素,金融可以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支持,为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科技可以为金融创新打开新的空间,为金融资本提供优质的资源配置。促进科技金融深度结合,既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确定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邯郸市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邯郸市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就在于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现阶段,我国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仍存在着创新转化意识薄弱、价值链观念落后、其它现实条件束缚等问题。政府应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企业要积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及高校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在共同合作中促进中国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最直接、最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荆门市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不断深化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使科技进步对荆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7.4%,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转变职能,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当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计委、科委、经贸委都在抓科技,存在着条块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计委作为宏观综合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