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系统级和行为级快速验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射频接收机前端的频率合成器。传统行为级模型一般是基于理想环路进行参数提取,误差较大。为此,首先,分别利用MATLAB和Verilog-AMS对频率合成器建立理想行为级模型与非理想行为级模型,并根据行为级模型提取与优化的环路参数,采用SMIC 180 nm CMOS工艺设计仿真电路级频率合成器;其次,建立MATLAB噪声模型,对电路级各个模块的噪声进行拟合,评估频率合成器系统的整体噪声性能。所提出的频率合成器设计方法对电路级设计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并有助于电路级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2.
详细讨论了含混频器的频率合成器中混频器杂散对频率合成器输出频谱的影响,并导出了频率合成器输出频谱中由混频器杂散引起的杂散分量S1(Ω1)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含混频器的频率合成器抑制混频器引起的频谱杂散分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3.5GHz宽带无线固定接入系统射频接收机中800MHz频率合成器的设计,讨论了环路滤波器以及压控振荡器等环路部件对频率合成器输出信号相位噪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低相位噪声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实际系统分析了本振信号相位噪声对基带接收机16QAM解调误码性能的影响,并给出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民机无线电通信、导航、监视(Communication,Navigation,Surveillance,CNS)系统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收发设备,设备种类多,工作频段宽且不同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重叠,由于天线多,受机体空间约束、空间辐射等因素影响使得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突出。为此,首先分析了CNS系统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和天线配置,然后开展电磁兼容性分析找到CNS系统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最后提出从全机天线布局设计、前端电磁兼容加固、频率管理等方面系统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射频识别(RFID)储能天线的工作原理,用史密斯圆图软件对阻抗匹配电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天线的调试方法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传统天线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蒙皮天线设计架构,探讨了实现智能蒙皮天线的关键技术。通过在射频功能层采用可重构技术和在后端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了智能蒙皮天线的波束自适应,解决了传统天线仅仅依靠信号处理方式来实现天线波束自适应的局限。分析了智能蒙皮天线的封装功能层、射频功能层以及控制与信号处理功能层的实现措施。最后针对新一代航空平台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探讨了智能蒙皮天线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震  黄春辉  王蕊 《中国电子商务》2013,(13):107-107,224
本文介绍了高性能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芯片AD9910的特性、内部结构,以及采用AD9910构成了低相噪低杂散的频率合成器,实现了频率、幅度和相位的控制。该频率合成器频率范围66~96MHz,步进1Hz,且在751dHz输出时,相位噪声低于-115dBc/Hz@1kHz。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的锁相式频率合成器分辨能力不高和频率转换时间较长的问题,采用DDS/ PLL组合式频率合成器,信号频率的转换时间最短可达到80 ns;在输出前端采用增益可控 放大电路,有效解决了信号输出强度随着频率升高而不断衰减的问题,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 在1~1.05 V之间。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软硬件结构,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 。  相似文献   

9.
阵列天线接收处理全球卫星导航信号时,由于天线和射频前端的非理想性,会在不同方向卫星信号中引入不同的载波相位偏差,从而破坏卫星导航接收机距离观测量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易实现的卫星导航阵列天线的快速现场系统校准算法。校准过程分为通道校准和天线校准:通过开机和周期进行的通道校准实现阵列天线接收射频前端的通道响应测量;通过与接收处理不同卫星基带数据的数字接收机配合,实现阵列天线的现场阵列流形矢量校准。仿真验证了所提校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灵敏度接收机对频率合成器的高技术指标要求,构建了一种融合了直接模拟、直接数字以及间接数字的频率合成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成功实现了频率合成器的工程研制。通过测试,频率合成器相位噪声达-112 dBc/Hz@5 kHz,杂散抑制优于-75 dBc,频率分辨率小于1 kHz,10 MHz跳频时间约为13 μs,满足了高灵敏度接收机对频率合成器的高技术指标要求,为高纯度频率合成器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智能天线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最初主要应用于雷达和军用抗干扰通信。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采用全数字处理,在基带通过对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波束赋形,可以极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文中在讨论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适于扩频通信的智能天线接收系统。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以及固定波束形成的实现,为以后的软件算法的性能评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商用网络的快速建设,国内5G网络测试设备存在大量空缺。为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5G终端模拟器的3.5 GHz频段双通道射频前端。该射频前端结合了ADRV9009芯片,可同时支持双通道收发,具有器件数少、设计复杂度低的特点。实测结果表明,该射频前端性能稳定,接收灵敏度为-85 dBm,噪声系数小于2.6 dB,256QAM调制下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为1.43%,达到了5G终端模拟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GPS/INS超紧致耦合;GPS军码接收机;压制干扰;信号参数优化;失锁干扰功率;有效干扰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混合预编码方案中,大多采取高精度的移相器作为模拟预编码的设计基础,使得系统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有限精度射频前端的混合预编码设计。为了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考虑到天线权值的最优组合为一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问题,受机器学习启发,采用遗传算法对阵列中阵元的相位取值进行建模设计模拟预编码。通过信道矩阵与模拟预编码矩阵的乘积引入等效信道矩阵,考虑用户间干扰,以最大信干噪比准则进行数字预编码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得到的混合预编码矩阵其系统性能可逼近全数字预编码矩阵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一种用于机场异物探测雷达的W频段调频连续波(FMCW)收发前端的研究工作。基于波导T形接头的等效计算公式,对W频段波导合成电路进行了集中参数的电路建模,通过优化设计波导合成电路的参数,提高了波导合成电路的容差特性,解决了W频段波导功率合成电路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W频段4路功率合成;采用低损耗的石英基材设计开发了微带薄膜滤波器技术,实现了W频段FMCW雷达接收前端的一体化集成设计;通过对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键和金丝的匹配设计,实现了W频段收发前端的低噪声接收。最终实现的W频段FMCW收发前端的发射功率优于360 mW,接收机噪声系数优于5 dB。研制的收发前端为W频段FMCW雷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射频前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已经成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势。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本文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的贸易理论,阐述了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政策应走的创新路线。并就此路线,给出了从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到具体措施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甚高频(VHF)通信电台为试验对象开展了闪电间接效应试验及失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信电台的音频响应、谐波失真、发射功率、频率稳定度和调制深度对闪电电磁脉冲的敏感性较低,而接收灵敏度较为敏感,接收灵敏度的显著退化可作为VHF通信电台在闪电作用下发生失效的典型判据之一,VHF通信电台接收功能较发射功能更容易受到闪电影响。设备失效分析表明,闪电作用下VHF通信电台发生失效的主要机理为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失效和射频前端滤波器对地电感器与电容器熔融烧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移动通信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技术特征和实现目标,并阐述了如何用多址来解决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随后重点讲述智能天线的定义、优点、组成、工作原理、信道模型以及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智能空分多址的概念,并对智能天线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信道模型对分析智能天线系统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基于(散射体)几何分布的单反射椭圆模型(GBsBEM)在计算机模拟时参数难以确定的不足,本文结合UMTS-IMT-2000推荐的信道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信道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方法:以GBSBEM模型为基础,吸收UMTS-IMT-2000推荐的信道模型的时延和功率方面的参数并考虑GBSBEM模型中DOppler效应对信号幅度的影响,模拟空时Rayleigh信道。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多用户空时信道简化模型以及模拟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道模型计算机模拟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