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由于就业信息网功能不够健全,学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就业信息网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学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就业平台,加强对就业信息化工作的系统规划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一个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满足多元化求职需要的现代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鞠楠楠 《中国市场》2014,(33):105-106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高校经济困难毕业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提升高校经济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急需应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就业现状,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角度提出了高校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须加快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观为特色的学习型学校。文章从学习型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具有的特征、课程设计、教学体系、课程内涵、传授方式、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2015,(52)
就业问题事关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其就业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社会的服务功能,通过对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为毕业生就业、学校教育的调整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人员的就业需求逐渐增大,独立学院毕业生显然处于较弱势地位。文章通过对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从毕业生、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探析了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完全由过去的统分统配改变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的就业形式也由单一的专业对口逐步改变为多元化、多次性的就业格局。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给农科类专业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化特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应重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受到青睐,而这种变化趋势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加强实践性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科学和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中职学校来讲至关重要。本文在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教材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政府、社会、学校的职责,学生、家庭关注的热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又有高校毕业生个体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需求以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英语专业在校生学习需求,文章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提出了“英语+航空物流”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旨在通过英语与学校优势学科(航空经济、航空物流)的充分融合,构建校本特色的跨学科英语人才课程体系,以专业优化带动课程提质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英语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成长以及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重要特征,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对中国而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涉及高等教育结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等因素,但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速变迁等因素则更是强化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结构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专业对口率低、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尝试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探索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规律是解决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失衡、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步骤,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区域流动性综合指数,定量测度高校毕业生在生源地和初次就业地之间的流动强度,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特征、个体异质性特征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流动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流动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和粘性;(2)女性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中西部女性生源具有更强的“滞留”性;3)高学历和研究型院校的生源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但是对于中西部来说这种“高级”生源的出逃将对本地人力资本的形成造成阻碍;(4)稳定就业对中西部生源的本地就业并没有形成吸引力.文章为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进入了以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阶段,全球经济也驶入快车道。过去单单以人力劳动和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知识、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所代替。当今经济多元化更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深思,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如今多元化的社会经济中现代化已经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了,那么,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也逐渐成为如今社会经济中主要的管理和完善措施,其所具备的全面性、多元化、专业性等各方面特点能够更好地发展现代经济。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化的经济管理能够推动经济管理更好地发展。本文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入手,讲述了经济管理现代化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必要性,并且最终分析了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摄影多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艺术多元化,当下的摄影艺术毫无疑问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如何看待、把握、驾驭摄影多元化,进而在摄影多元化的大舞台上展现我们专业摄影人的聪明才智和卓然创造,便是我们不容回避,而必须认真对待、研究的迫切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阳  张体勇  曲恩超 《品牌》2014,(8):123-123
<正>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具有创造性、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今天高职毕业生成为人才资源中不可或缺的补给,高职毕业生有着创新型和实践型等复合人才特征。区域一体化进程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不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和毕业生的素质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和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明林  刘静 《商业时代》2007,(29):56-56,59
本文探讨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含义及特征,并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偏好和倾向,以及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根本动机是追逐经济租金。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5)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大学扩招的变化,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如何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已广泛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笔者将通过政府行为和高校行为、两个环节展开,提出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可行性方案。实际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转换过程,从学生到员工,从接受高等教育到寻找工作积累经验的过程。如何开发这个过,取决于政府、学校、毕业生、企业。为了提高就业,高等学校首先必须配合承担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指高等学校确认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然后有目的地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然后搜索、分类、分析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并组织招聘活动来促进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高等学校是铸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教育与社会的脱节等方面。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通过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立法机关进行相关立法完善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体现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关系到学校的招生质量和生源,也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提升与完善。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反馈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就业工作的特色研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市场开阔与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和注重就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