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谢炎  孟仙 《商界领袖》2003,(6):38-38
品牌的气息散发在空气中,不论喜欢与否,品牌已经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品牌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们情感诉求的表达。它映射出某种生活方式和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品牌成为捍卫自我生活和身份的东西。服装品牌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品牌充斥的世界,品牌不仅是一种标志和市场中的专用术语,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符号,反映出了我们的个人偏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人们用喜爱的品牌来表现对物质的享受,车、房子、生活用品、艺术品的选择,都是和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品牌》2011,(6):126-127
"我不是炫富,更不是作秀,我觉得人生只要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就必须尽情地释放自己,这样每个人才生活得更加阳光,更有希望。这或许就是一款你值得信赖的品牌带给你的深刻烙印。"品牌的气息散发在空气中,不论喜欢与否,它已经包围了我们的生活。选择一种没有品牌的生活?这基本是个幻想。物质发达到过剩,生活的每个层面都留有品牌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李然 《销售与管理》2004,(12):27-31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之后.李宁公司开始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被高度认知的价值承诺:它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体育用品。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李宁重塑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可圈可点,但要有效地激活一个老化的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林莹  周锋 《中国广告》2010,(6):103-104
淮海中路上的粉色阁楼,是一个跟女孩有更多互动的天堂.在这里.她们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真实。从一个帮娃娃梳头打扮的角色,到成为一个真正的服装设计师,自己动手去挑选合适的布料.去打造一个真实的娃娃。一种真实的职业在这里变成梦想。旗舰店还有很多芭比的衣服、珠宝、文具,关乎女孩生活的用品。它会是一个女孩最喜爱的品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一种“芭比式生活”。不同楼层针对不同年龄层面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不仅仅是媒体和渠道,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这一重大转变,企业应该从品牌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存在方式:在利用网络与消费者沟通并对他们做销售的时候,我们自己在身份和人格方面会不会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面对一个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客观环境时,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一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它;二是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个不能改变的事实,为它而烦躁、叹息、愤慨。第一种态度至少能够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第二种态度则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客观上受损失的同时,再加一层心理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我说中国没有品牌?并不是代表着我对前不久奥美全球总裁夏女士的中国无品牌论的赞同,是因为我对品牌的理解不一样。可能按照我的这个品牌标准,只能是这个结果。品牌不是商标,品牌也不是形象,品牌更不是“名牌”。品牌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文化沟通关系,是生活与消费习惯形成的生活定势。只有一个产品的消费选择中有一种文化般的核心作用,它才是一种品牌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品牌不仅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标志或某种专用术语,它还帮助消费者选择某种商品并通过选择某品牌树立自己的个体形象。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品牌就是企业的形象,其生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支持品牌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企业对所面对市场的地域文化的理解,来自企业品质优良的产品,来自企业先进的技术及对消费者人性化的关怀。成功的品牌发展策略为企业带来更多忠诚的消费者,品牌通过优良的设计及良好的服务处处传播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熊莉 《成功营销》2011,(7):54-57
从“我早新国货”运动自勺身上.我们能感受到Meters/bonwe正在努力创造属于中国品牌自己的时尚,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和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式演绎。神奇的是,年轻人都很接受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5,(6):87-93
我觉得中国品牌,实际上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对品牌的强度问题关注度不够。不管是跨国公司的品牌还是本土公司的品牌.不管是企业品牌还是其他品牌.其实品牌做得好还是不好,怎样去对它进行一个规范和度量.我觉在现阶段不管是中国广告业还是中国产业界.对这点的重视度都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有品牌的推广.有品牌的树立,有品牌的维护.可是迄今为止在广告界没有第三方的权威行业机构对品牌作最快的判定,  相似文献   

12.
<正>李华强:提到“青年创想”,最先在我们脑海中形成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但不同的是,通过某种介质,它又可被感知并触及。年轻化代表了时代最强音,与品味、科技、格调和生活方式产生共鸣。时代真正的创造力源于年轻的力量,因此,我们很多品牌不仅要做好产品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找到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与触点。  相似文献   

13.
品牌不仅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标志或某种专用术语,它还帮助消费者选择某种商品并通过选择某品牌树立自己的个体形象.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品牌就是企业的形象,其生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支持品牌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企业对所面对市场的地域文化的理解,来自企业品质优良的产品,来自企业先进的技术及对消费者人性化的关怀.成功的品牌发展策略为企业带来更多忠诚的消费者,品牌通过优良的设计及良好的服务处处传播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和理念.  相似文献   

14.
彭琦 《中国广告》2005,(1):89-90
能够讨论电视媒体的战略与品牌对中国电视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分享当前电视媒体战略与品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电视人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广西卫视对女性频道的定位,正是基于战略与品牌的双重实践。我们从频道的播出者和设计者、经营者三方面来进行转变.开始思考给什么人看什么,以后如何让自己和竞争对手做得不同等问题。过去是千台一面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品牌数量与美国的品牌数量差不多,都在170万个左右.但是要说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中国可算是凤毛麟角。曾经有人这样对比中美品牌:美国品牌星巴克,麦当劳等,你在中国,听到这些美国品牌名字,都如此熟悉,可是,美国人提起某些中国品牌的名字,知之甚少。造成中美品牌落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仔细琢磨,你就发现这些国际品牌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为人传诵的传奇经历,这些传奇已经溶在了品牌里,成为一种品牌文化,代代相传,积累成昂贵的品牌资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即使一个哈根这斯的冰激凌卖到了100元,依然有人很情愿的付出。品牌传奇已经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消费的欲望,如果一个品牌传奇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这个品牌也将成为众人为之疯狂的品牌,即使品牌缔造者已经离去,但他塑造的品牌仍然流芳百世。试问我们的品牌有没有这段传奇,有没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潮流的生活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们追求不同的生活体验及生活经历,只有不断掌握变化,适应变化。尤其是女人,在变化中展现女性外在与内在的完美气质和姿彩,才能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魅力.百丽的电视广告片以时尚惟美的画面呈现出百丽理解下的女性多彩的生活方式,在它阐述下的百丽不仅是一个时尚女鞋的品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主张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郭勇 《商业科技》2014,(31):88-88
“品牌”、“品牌效应”是当下国内非常时髦的两个名词。品牌的含义包括两点:一是某种商品的名称;二是商品给居民的印象。品牌效应的本质是:某行业中的某种商品因为品牌过硬而被居民优先选择。正是由于品牌效应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国内的各大企业都争相建立自己的品牌,以求在品牌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本文将针对电力这个特殊的行业,具体谈到品牌因素在这个行业中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会娜 《国际广告》2010,(10):54-57
品牌是一种感觉,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我国体育运动品牌来说,则代表着一种自信。李宁换标的品牌重塑战略,将是这种自信的开始,它或许标志着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开始走自己的路”,如若不然,至少表明了与我国消费者对话的一种新的态度和与世界市场交流的一种新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个性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十分清晰。于是我们为自己选择发型,为自己选择衣服,甚至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是,个性必须要有理性的配合才会有魅力,否则你看到五官上戴满了环的叛逆小青年.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个性产品的营销品牌传播也一样.也需要理性,需要对消费者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鹤立鸡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品牌文化与鞋靴产品风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鞋靴商品时,总会带有一种对品牌和鞋靴风格的钟爱倾向,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审美修养、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们对品牌文化及某一产品风格的选择和钟爱不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是建立在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因此要使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设计师必须能够在品牌文化环境下进行准确的鞋靴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