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2016,(10)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传入我国时间较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2008年才在立法上首次被确认。由于传入时间晚,发展年限较短,相关立法工作滞后,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以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容易被侵犯最为突出,概括看来,其易被侵害的主要权益大致表现为工作中的安全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平等权难以实现,集体劳动权难以运用等方面。本文从劳务派遣概念和特征入手,从被派遣劳动者的角度,分析对这一庞大群体权益保护不到位之处及其原因,通过对目前世界其他劳务派遣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了解,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做了全面部署,结构调整、资源重新配置全面开展,经济市场转型打来的矛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尤其是会对人力资源市场将带来很大冲击,人力资源配置、用工形式等方面将会重新调整。因此,破解企业责任规则在劳务派遣适用中存在的难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法律关系出发,分析现阶段劳务派遣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行立法和实践加以分析,以期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企业对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慧 《现代商业》2012,(32):175-17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近两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受众多用工单位追捧,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在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受限时,普遍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满足一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愿望,但企业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过大,简单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无法改变同工不同酬、劳动者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国有企业现阶段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用人单位、劳动者、法规制度等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催动劳务派遣制在国内得到普遍应用,然相较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制度完备性、工会参与度以及晋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从三个角度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导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是劳务派遣;二是用工单位的目的;三是企业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确认并作了创新性的规制.然而,该法实施以来,我国劳务派遣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并加以完善的问题,如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制度如何健全、劳务派遣的用工时间和范围怎样界定、劳务派遣的监督管理如何规范、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怎样保护等等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创新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7)
劳务派遣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就业组织形式,它为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发展,劳务派遣相关制度也得到不但完善。但是目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仍存在大量不规范行为,直接影响了我国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在此我将首先介绍劳务派遣含义,然后针对当前修正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伶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56-157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务院2008年9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分别对劳务派遣作出了特别规定,对被派遣劳动者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但对劳务派遣仍存在颇多争议。如对劳务派遣"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被删减的争论。而这种变化也对被派遣劳动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劳动立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律中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劳动法律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正式员工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而目前的劳务派遣活动中,存在许多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既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也阻碍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继续发展。因此,必须釆取妥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以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劳务派遣单位泛滥,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用工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制度以及派遣机构违规运作等,制约了我国劳务派遣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应全面审查派遣机构资质,严格执行同工同酬法律规定,规范雇主责任承担以及制定专门的劳务派遣法律,从而促进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是我国大型国企非正式用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做出了特别规定。但实践证明派遣机构的设立与监管,劳务派遣适用范围,雇主责任,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仍存在严重缺陷,亟待完善。笔者将在对劳务派遣制度评析的基础上试图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劳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严重,如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很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问题严重,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的生存权受到侵害等。文章提出,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第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第二,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拒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的用人单位。第三,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定额标准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日常监察制度。第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抓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参保问题。第五,要加快制订《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修改完善《劳动法》。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的收缩可能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多的隐性贸易壁垒。劳工标签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近年来,由政府主导的劳工标准与贸易政策挂钩的多边谈判陷入僵局,而以SA8000为代表的劳工标签,作为劳工标准的民间第三方认证,已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应重视当前形势下进口国可能加强的贸易保护倾向,全面认识劳工标准国际化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积极介入劳工标准与贸易相关问题的国际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俄劳务合作是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在劳动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劳务合作具有广阔空间。当前,影响中俄劳务合作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俄罗斯相关政策的限制,"中国威胁论"言论的阻碍,中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待加强,中国赴俄劳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等几个方面。中国应健全完善劳务合作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健全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提升劳务合作的层次;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出国劳务人员的素质;扩大中俄民间交往,增强相互了解和信任,消除误解。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劳务输出的大背景下,为解决中国众多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劳务交流,改善劳动力出国环境,以中国对外输出劳务具有代表性的口岸城市黑河为蓝本,针对劳务输出中的出国途径、务工从事行业、纠纷处理方式、政府部门发挥的作用等一系列与劳动权保障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探求国内劳动力输出障碍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未建立起能够保证制造加工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分工协作体系;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设备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应该促进核心企业成长。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为装备工业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生产组织体系,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工业;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构筑装备工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今形势下,全球化战略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学习为手段,来积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经验和管理技能,培育能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构筑全新的竞争优势。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国因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我国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贸易摩擦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发展的消极因素。为有效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推动国内企业向国际型企业成功转变,必须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入手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7.
李丹丹 《商业研究》2020,(3):130-137
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变化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2001-2016年中国工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分省份-行业数据,考察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工业经济变动特征,并实证分析劳动生产率收敛趋势,比较和分析其收敛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非国有经济的收敛驱动了整体经济的收敛。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缺乏创新激励等,劳动生产率的收敛速度要慢于非国有产权企业的。而私营企业能更好的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充分匹配适宜的技术,收敛速度要优于外商和港澳台企业。为实现经济发展均衡,政府需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优势,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俄经贸领域合作快速发展,劳务合作也更加紧密。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在劳务领域的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不断发生的境外劳务纠纷不但损害了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扰乱了外派劳务市场的秩序,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这其中有的是具备资质企业的管理漏洞造成的,也有劳务人员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的自身原因,更多的是无资质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的违规派出行为造成的。因此,为推动黑龙江省外派劳务事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多数农民必然是向非农转化,而当前现行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影响和阻碍了这一进程。主要是户籍、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劳动力市场等诸多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我国应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制度,保障农民工权力平等,从根本上激发农民工的创造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劳动问题的影响势必进一步加大,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适应国际核心劳工公约的要求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加强劳工标准立法和实施力度,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