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一、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内涵及原因 所谓"公司僵局"是指由于公司两派股东拥有的股份相等或两派董事的人数相同以及少数派股东保留有某种方式的否决权,双方都无法有效地控制公司,从而使得公司的正常运行长时期陷入停滞和瘫痪的状态.这一定义说明,首先,公司僵局的主体是公司中势力均等且相互对抗的两派股东和董事.在公司纠纷中存在实力不等的两派--多数派和少数派.  相似文献   

2.
累积投票制是践行公司民主、防止多数派股东把持董事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我国多数派与少数派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实上体现为不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对累积投票制要求的少数派股东可支配的选举权数与公司董事实际席位的探讨,认为在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的情况下,累积投票制将难以发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司股东间或董事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会导致公司僵局的产生,而公司僵局的产生会直接影响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的生存和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从公司僵局的产生原因及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公司僵局的相关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商行政管理》2014,(1):52-53
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在运营中由于股东、董事等内部人员和机构之间发生分歧或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况,导致公司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从而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公司僵局是近年来有限责任公司中出现比较频繁的问题之一。实践中公司僵局的主要情形包括:  相似文献   

5.
温玉娟 《现代商业》2007,(26):265-265
公司僵局使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危及与公司相关的各方利益,形成公司僵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资本多数决定原则的滥用、股东利益之间的冲突等等。研究公司僵局的概念、危害、成因,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美国在此问题上研究比较深刻,调解、仲裁、任命临时董事、解散公司等等都是美国在实践中破解公司僵局的有效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公司或基金中,董事会中的董事可以分成三种:1)执行工作的董事:2)代表大多数股东利益的董事;3)独立董事,肩负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任。所有的董事都应为公司或基金的利益服务,但在行为表现上,并不是每个董事都能作到正确合法。独立董事的特殊使命是关注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有时候难免出现独立董事和大股东产生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张韦碧 《华商》2008,(15):175-175
公司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和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实现的。当股东之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时,无法按照公司法规定的表决制度作出决议,就会出现公司运行的障碍。公司法确立了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制度,赋予了中小股东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国家在立法制度上一方面要协调和调整好利益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要给公司留下自治空间,不能在打破公司僵局问题上"一刀切"。  相似文献   

8.
公司僵局在有限责任公司运行中很容易出现,阻碍公司的运转,使得公司的利益遭受损害,而僵局对小股东的利益造成的损害无疑是更严重的,并且救济手段欠缺,因此在公司僵局状态下怎样保护小股东的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小股东所遭到的损害入手,探讨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可以说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在辽宁省上市公司的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从第一层关系来看,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多数控股股东派代表到上市公  相似文献   

10.
累积投票制是一种选举公司董事、监事的表决制度,与直接投票制相比,为少数派股东将代表其利益的代言人选入董事会创造了可能,有利于实现董事会内部制衡,平衡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张建文 《商场现代化》2006,(28):297-298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的“形骸化”现象公司制的发展历史表明,在“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集经营行政权与监督权于一身,公司控股股东或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之事频频发生。为此美国率先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不  相似文献   

12.
在公司僵局的情形中,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会受到重大的损害,因此如何保护公司僵局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主张建立完善股东诉讼制度,赋予中小股东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保障投资者的信心。但为了利益平衡,这种诉权又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张建文 《商场现代化》2006,(10S):297-298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的“形骸化”现象 公司制的发展历史表明.在”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集经营行政权与监督权于一身,公司控股股东或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之事频频发生。为此美国率先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与其受聘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关注独立董事的作用。1940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鼓励使用独立董事组成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三大交易所各自制定了关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规定。真正促使独立董事制度化的是美国企业董事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90年代初该委员会成立蓝带委员会(Blue Ribbon Commission)对美国董事会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公布了其调查结果,强调外部董事的作用。在此之后,独立董事制度倍受重视,三大交易所也推出独立董事的新标准以促进其作用的发挥。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统计,美国独立董事人数已占董事总数的62%。在英国,独立董事制度也迅猛发展,据OECD的统计.英国独立董事已占董事人数的34%,其他一些国家例如比利时,法国等也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制衡机制的立法存在着严重的股权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董事会独立性较弱,从属地位的监事会监督职能虚化,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的冲突等方面.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制衡机制,应明确公司各组织机构的职权范围,加强公司中小股东参与股东会的意识,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义务的规定,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机关制度及董事责任制度缺陷与债权人利益之冲突,是公司董事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因此,适当强化公司董事的民事责任,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晏夏 《致富时代》2011,(5):186-186
公司僵局纠纷是影响着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的生存状况,公司法中较为复杂的纠纷之一,各国对如何破解公司僵局进行大量的立法和实践。2006年出台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僵局的救济措施,从实践操作来看仍然有待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反收购条款亦称为“驱鳖剂条款”,能够有效挫败恶意收购人的积极性,从而阻止或减缓其夺取公司控制权的速度。反收购条款按照其作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限制股东权利”和“控制董事会”两类。 前者通过直接限制股东权利来增加收购难度和成本,后者以维护现有董事会,起到收购防御的效果。 两类反收购条款中,“限制股东提案权”因违背相关法律应属无效,而“绝对多数决”“权益披露”“错位董事会”“金降落伞”以及“董事资格限制”等条款应属有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美国拥有的是一个强股权金融体系,股权市场化的交易掌握着企业优胜劣汰的节奏,整个经济能够在各种惊涛骇浪中得以持续发展。但同时,美国演变成为一个“强经理人、弱股东”的国家,经理层置董事会于不顾,甚至率先颠覆董事会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培养了大量优秀经理人的同时,美国股东文化中,“仅仅说不”成了所有者的口头禅。 在中国,资本与管理故事的上演方式完全不同。在中国投资家看来,“谁出资,谁拥有”是一件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了。从一开始,他们就牢牢掌握着资本对公司的绝对话语权,仿佛不如此,公司就会大权旁落甚至改朝换代。于是,一个最经常的现象出现了:公司的董事清一色由股东出任,最大的股东也就成了天然的董事长;有的公司刚刚开完股东会,马上接着开董事会,董事与股东完全重合。“弱经理人、强股东”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种常态,弱势的经理们便经常屈服于资本的意志。 两种不同的文化,演绎着两个版本的公司治理模式。在资本与管理的较量中,东西方企业家份量不一,天平的摆向也就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黄权伟 《商业时代》2006,(22):53-54
在公司实践中,时常由于股东之间抱有成见,形成公司僵局。公司僵局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危及公司的存亡。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为公司僵局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股权收购和强制解散公司,股东可以减少损失,化解公司僵局。  相似文献   

20.
郭甜 《商》2014,(20):13-11
一、引言现代公司由于两权分离现象的产生,使得经营人员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股东,从而导致了内部控制人。为加强对内部控制人的约束,就必须要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由此产生。独立董事由于其独立性,能够客观独立的对公司事务进行评判,从而保护了中小股东及公司的利益,完善了公司的治理机制。那么独立董事的有效性,也就是其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究竟是通过何种路径来进行的呢?本文将对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