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政策同样给安徽省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要抓住机遇,首先要找到自己在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打造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是指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平顶山、漯河、新乡、焦作、济源等9个城市,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对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整合河南旅游资源,重塑中原旅游品牌,促进河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文学 《品牌》2008,(8):19-20
中部六省依山傍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旅游区位优势明显。近几年,中部各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总数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产业平均增长水平。中部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旅游业增长最快地区之一,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将促进中部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日前,在由山西银监局和山西省旅游局共同举办的"中部崛起旅游业先行"首届太原高层论坛暨旅游业振兴银企洽谈会上,来自中部六省的银监局负责人、中国银监会和国家旅游局及山西省政府相关领导各抒己见,谋划搭建一个"银旅"合作共赢的财富平台,共同探讨如何破解制约中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旅游品牌打造的资金"瓶颈"。近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促进旅游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宽松、严谨的投资环境,为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铺筑了起飞的跑道,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山西旅游业正成为了一方投资的热土!现本刊将论坛有关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李莉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2-2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地区曾陷入尴尬的发展境地。加强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与开发对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出发,对中部六省的地理位置、农业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充分发挥其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对中部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中部地区面临的机遇入手,对其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旅游发展水平在中国不同地区样本省份之间的差异,通过各个样本省份所包括的地区级以上城市旅游统计数据之间的对比,揭示不同地区之间在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星级酒店数量等统计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在前两项指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该差异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外向型”和“中心聚集式”。而在第三项指标上,中部地区具有“中部枢纽式”的特征。这些发现对于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形成和实施。中部6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明确狠抓政策制定和落实,扎实推进促进中部崛起的各项工作。两年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渐渐落伍,以至于有“中部塌陷”之说。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很多,而开放度不够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当前面临的开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05,(9):126-12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在长沙主持召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研究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温家宝强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部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特点,以新的思路促进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07,(10):56-57
党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太原海关作为中部地区海关感到要求更高、责任更大,关党组明确提出“跟进式”、“保姆式”服务措施支持山西崛起。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甜 《商业研究》2005,(24):193-195
在我国,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本身具有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黑龙江省工业企业加盟旅游业积极性很高,并有一些进展。旅游项目没有特色,仅限于对既有资源的陈列与宣传,缺乏对游客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光  罗仕伟 《商业研究》2006,(23):172-175
从对三峡旅游文化的界定,明确了三峡旅游文化的内涵;分析旅游文化在库区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明库区旅游业与三峡旅游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点———中心———目标的互动发展模式,及“进行两个分析、设计两个方面、构建一个系统”的实施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格萨拉具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及人文旅游资源,然而在其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尚存在着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旅游产品包装质量差,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宣传不到位,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景区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今后当地政府应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加工和整合其特色旅游产品,从而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带动地方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并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吸引力的逐渐增强,及湘西各景点纷繁杂乱、各自为阵的问题不断凸现,关于如何打造作为地域总品牌的"神秘湘西"的品牌核心价值,并把各个设计理念不统一的景点收敛在一个统一的品牌内涵和定位中,从而进一步提升湘西旅游品牌的魅力和竞争力,日益成为当前湘西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所以要从湘西历史文化根籁中,寻找出"巫傩化的民俗风情"这一品牌核心理念,并把它作为构建湘西旅游品牌核心价值的总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位因素分析的旅游开发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区位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是进行旅游区合理规划、整体布局的前提。但各区域在开发本地区旅游业时,由于缺乏有效的量化标准,如何对本区域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依据,所以,无法对各地方的区位条件做必要的定量分析。据此引入了经济学中区位理论的区位商指标和旅游增长指数相结合,并构建了区位商和旅游增长指数矩阵模型,从而为不同区域旅游业的开发提供量化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致力于探讨旅游活动的极限值,目的是将旅游活动的规模(或强度)控制在旅游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避免旅游环境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目前,旅游业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在于旅游活动远未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其旅游发展就遇到"玻璃天花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旅游地的市场承载力不足,只有通过拓展环境承载力和拓展市场承载力,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湘西南四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在大区域旅游竞争中又缺乏竞争力.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本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湘西南四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结论:湘西南四县有着较完美的原始自然景观风貌,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有机融合,资源整合度较高,但资源特色不突出.为提高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实力,应大力拓展、整合、调整区域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旅游据点和网络布局,把四县融为一体,达到空间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管理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环北部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具有对环境适应性的多种属性。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业的跨地域合作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应依据系统方法的原则和观点来指导环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以实现系统总体效果最优和本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促进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象和负面效应,特别是对本地居民利益保护的缺位现象等日益凸现。为了促进上海都市旅游和谐发展,在探析和谐旅游城市构建中引入参与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告别了走马观花式的"急行军"旅游,而能体现个性化、文化内涵的"深度游"逐渐受到青睐。日渐成为新时尚的"深度游"模式有其新特点和新要求,以湘西州为例,即可以探索出适应于"深度游"模式的旅游开发新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