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柳 《商场现代化》2010,(13):103-104
本文整理出我国出版产业文化产品1996-2008年的贸易数据,运用GHM方法,对我国出版产品总体、分类产品及与贸易伙伴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垂直型是我国出版产业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导类型,我国与欧美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类型是以低质量垂直型为主,而与亚太地区之间的则逐渐由水平型转变为低质量垂直型。  相似文献   

2.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及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部分纺织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其中低质量垂直型占绝对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的层次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了显著的增长。不过,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尚较低,贸易结构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此外,中国与各东亚经济体之间在不同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其中,SITC7大类产品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5.
杨肖  黄蕙萍 《商场现代化》2008,(14):265-266
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笔者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型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仍处于低级阶段并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流向结构、主体结构和方式结构上。针对该问题,笔者也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韩贸易一直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但中国对韩的贸易逆差也在随之不断扩大,而发生贸易逆差的商品大都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产业内贸易在现阶段中韩贸易中所占比重不大。所以积极扩大和发展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产业内贸易是缩小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我国在产业内贸易方面,出口产品以低质量为特征,进口产品则以高质量为特征,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对我国2001年至2003年产业内贸易的跨部门计量分析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并成为了其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但在产品质量上,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并且中国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反映出我国实际获得的贸易利益有限。因此,必须大力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改善中韩贸易结构,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地位不断提高。但在产品质量上,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中国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使得我国获得的实际贸易利益有限。因此,应采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外资利用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培育规模经济,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改善现有中韩贸易结构等措施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峡两岸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迅速上升,日益成为海峡两岸贸易的重要形式。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水平型所占比重增长较快,呈现出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的趋势。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是由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祖国大陆人均GDP的增长以及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等是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Bergstrand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认为,中韩双边初级产品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波动上扬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行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是低质量的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存,两国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为提升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我国1992-2003年间的数据,对产业间-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首先将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两类,考察了产业间贸易、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结构的演变。然后探讨了贸易结构的这种演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贸易结构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增加趋势;产业间贸易比重略低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但呈现减少趋势;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一直较小。我国垂直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程度密不可分,并且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SITC3分位数据,对1992-201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内,制造业贸易在两国贸易总额中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结构已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导变为产业间、产业内并存的格局;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中日人均GDP差异、要素禀赋差异以及中国企业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中国应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合理调整引资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以促进贸易模式由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向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指数以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判断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越南等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大米贸易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目前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大米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且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中国需要优化水稻产业结构以加速发展产业内贸易;应当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投入,尤其是要依靠科技力量缩短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改良品种和生长环境,以提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同时也要发展大米加工和包装产业,使产品精细化,提高附加值,以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为美国。首先分析了中美两国间文化产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认为中国对美文化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硬件上,中美两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其次,通过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计算公式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认为中美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典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18.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衡量指标中的G-L指数、Br ü 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边际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出版产业文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衡量.结果表明,我国出版产业文化产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模式为主,且逐渐增强:其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很强的互补性,但贸易变动趋势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略占优势,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