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谈内控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今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上市公司同时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施行。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通过实施企业内控审计识别、分析、认定、报告内控缺陷尤其是重大缺陷,是注册会计师的重要职责。从国外实践来看,对控制缺陷的评价已成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难题之一。因此,如何尽快加强学习、厘清概念、掌握方法、借鉴经验、早作准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本文随机选取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50家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得到比较有效地施行,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施行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一系列知名公司(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事件使各国政府监管机构、企业界、会计职业界、投资者进一步提升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各国政府监管机构也将监管重点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可靠性转向同时注重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披露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而且要聘请CPA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对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要求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及保监会分别于2008年、2010年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规定从2011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背景下,将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2012年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2010年的披露情况进行对比,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的披露状况,进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贺少军  吴岚 《现代商业》2008,(3):164-164,163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2007年12月2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其中不少地方借鉴了美国国会2002年出台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又称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主要应遵循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502条款—“公司对财务报告责任”和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国内上市公司可以设立首席审计执行官,由其领导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并对董事会负责,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内部审计,进而增加上市公司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保证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项法律责任。2011年1月1日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和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制度,这些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我国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三项配套指引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现阶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前,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多数处于自愿阶段,自2012年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行,内部控制披露与审计均成强制要求。基于既往的研究,从审计谈判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有助于深化、细化相关研究,为相关各方提供参考和依据。依据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应当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计划、审计时间的分配、审计资源的消耗,从而造成审计成本的提高,强化审计师在价格谈判中的主动权,提高审计价格。基于我国中部6省内地主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公司年度样本556个,以是否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点为解释变量,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该结论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了审计定价谈判与审计价格。  相似文献   

8.
赵丹 《商业会计》2012,(3):88-89
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已于2011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2012年在境内所有上市公司实施。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将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监督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如果存在重大缺陷而被认定为无效,将直接导致整个内部控制被评价为无效。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了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经历了自愿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的发展历程。在自愿披露阶段,《会计法》既没提出内部控制概念,也无法指导内部控制实务。2006年发布了《上交所内控指引》和《深交所内控指引》,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信息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执行内控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该指引与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后,英美等发达国家将公司治理转向内部治理,尤其上市公司,被强制披露自身内部有效以及财务报告审计。2012年,我国对此作出相关的规定,即企业需聘请会计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由此,尝试从审计五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存在一致性或互补性,为整合审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度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建设规范。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虽然《指引》要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深交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均须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仅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属于强制性披露范畴,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目前仍然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本文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2009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较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规定,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应在披露2013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试通过对中国化妆品龙头企业——上海家化内部控制的分析,对我国内部控制披露的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是保证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尤其是在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政策导向下,企业需将其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营公之于众,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必然会降低管理层财务报表舞弊现象,规范企业日常行为,降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自我国内控制度起步以来,虽体系建设步伐较快,但部分上市公司内控形式化现象明显,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内控体系存在缺陷,对财报审计意义有限。本文探讨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相关审计报告对财务报告审计的借鉴意义并总结出财报审计主体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企业基本内控制度,与《企业内控评价指引》和《企业内控审计指引》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防范企业风险、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作为政府的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推动内控规范的贯彻落实,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同时,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履行内控职责,推动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会计》2015,(5):4
最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对注册会计师从事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提供技术指导。《指引》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根据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整合审计的要求,针对商业银行在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方向的确定、审计资源的调配、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测试、重点业务流程的进一步审计程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要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而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内部控制失效和财务舞弊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这些事件都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有关。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即内部控制审计。我国政府部门也己经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是新兴的审计实务,所以开展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是重要而急迫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零散且浅显。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相关基本理论,综述企业内控有效性、企业内部监督、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及外部监督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出台,表明在我国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已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并对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步晓倩 《现代商业》2014,(33):207-209
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为视角,指出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动态是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强制披露。本文基于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利用2011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股两市主板市场中,自愿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160家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分析内部审计费用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当今国情下,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企业自身规模以及会计事务所声誉相关关系显著,被审企业内控风险大小以及公司经济业务复杂程度对费用影响不大。同时,根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合理预测:"极反效应"将会产生,即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会慢慢变为负相关,即上一年披露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收费反而低。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实施已经近两年时间,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相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全新业务,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且比较零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审计实务工作也处在探索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时,如何既能对企业内部控制出具客观公正的评价,又能尽量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