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区域趋同理论,本文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情况,研究结果明,1985年至2005年,我国地区经济出现了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现象,趋同速度分别为0.6734%和2.6044%,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经济趋同理论,本文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情况,研究结果明,1985年至200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了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现象,趋同速度分别为0.8421%和5.7918%,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湖南省1997—2006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县域的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结果表明,1997年湖南省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并且自1997至2006年期间,湖南省经济增长存在β趋同,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对湖南省的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区域趋同的基本理论,采用Barro和Sala-1-Marriti趋同模型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趋同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陕西经济出现了条件趋同,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方区域经济学学者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即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最终会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并不存在趋同趋势,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转型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江苏过去60年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从政策连贯性的角度重新划分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并以研究区域经济的σ趋同与条件β趋同方法为基础,对2000-2008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做出实证性分析,得出"十一五"计划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协调性,以及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和开放程度是最主要控制变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β趋同性的研究,包括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通过实证研究:得知辽宁省技术效率的增长同时存在着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其中,2005年以前趋同速度较快,2005年以后逐渐减缓;起促进作用的外生变量为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进出口比重,起阻碍作用的外生变量为政府消费比重。  相似文献   

8.
陈丽军  郑平 《商业研究》2005,(15):37-39
新古典增长理论不能合理解释经济增长的趋同,围绕增长趋同之谜,内生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分析与探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金融趋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显著现象。金融趋同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趋同有多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庆旺  贾俊雪 《财贸经济》2006,(2):11-17,89
本文利用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和时变参数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1978-2004年间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分析表明,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先后次序可排列为劳动力市场表现、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央财政支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技术扩散引发的趋同效应是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基本上没有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中央政府找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并科学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趋同假说,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提出了富有吸引力的预期。趋同研究关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发现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浙江省11个行政划分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证研究认为,导致浙江省区域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历史基础、地理区位和市场发育程度等,需要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浙江西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西南部地区要加强自身努力,因地制宜,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对东北部地区的赶超;应加强各区域相互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日益加剧,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也在加快,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会走向国际化趋同的道路.本文概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两种经验分析表明,就全国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力资本的不同投资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而人力资本中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对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或分异)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石志勇 《现代商业》2012,(11):236-23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会计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尽管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具体体现,然后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最后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是通过对新准则的研究,结合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的变化,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并分析提出趋同的动因,使之更好的理解新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能够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欧洲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与经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差距吗?本文对1994-2005年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与欧盟15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发现该25国存在σ-趋同和条件β-趋同。并认为制度趋同是经济趋同的基础,落后国家人均物资资本和人均技术资本的增加以及来自欧盟发达地区的技术扩散是促进该25国趋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产业趋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具有合意和非合意性之分,甚至部分产业趋同具有集群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产业趋同是产业集群的前期集中形态,也可能是广域的产业集群。可从是否形成块状经济和产业关联效应两方面建立趋同产业的集群效应评价框架。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江苏沿江地区化工行业进行判断,发现趋同较为严重的沿江南岸化工产业已出现产业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同时,西部省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西部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是否产生σ趋同以及β趋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省市间经济差距从1978-2008年一直呈现出不确定的态势。结合西部省市的现实状况,国家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省区的投资力度,加强东西部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的自由流动,加大对西部省区的人口控制,西部各省市区应该根据本省区具体条件,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本地区经济结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消费趋同模式研究对于消费政策制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997-2007年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水平的分析,建立消费趋同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就消费趋同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七大类商品的消费均存在条件趋同,其中收入对衣着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减弱趋势;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消费趋同速度很快;收入分配差距大及地区间信息流通不顺畅,会加大地区间的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能促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趋同,但是这一理论却缺少相关研究成果。对此,文章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将贸易开放度指标引入含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推导出一国贸易开放对于产出向人均稳态收敛的影响模型。进而,文章将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关税率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等指标作为贸易开放度的代理变量,选取了100个国家和地区196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检验稳健性。根据回归结果,贸易开放对各国经济的趋同具有正向作用,回归结果的推论也能够支持相关经济理论和历史事实。文章还认为,在推动经济趋同等方面,自由贸易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为各国制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组织开展国际援助提供了更客观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