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一,要素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及地位,由此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劳动力、资本及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为显著的负效应,但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在垂直一体化分工背景下研究中131国际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中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测度中国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发现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且这种上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产业内效应。在此基础上,估计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类型及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是影响垂直专业化生产率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作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运用1992-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研究了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效应在初期效果显著;尽管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升级效应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段振远 《商》2014,(32):104-104
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联系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品的直接进出口,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这种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然而现在的中国只能参与产业链中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因此中国正面临着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传统优势丧失而新优势尚未建立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动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如何适应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挑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我国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发展中贸易大国,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也由传统的水平分工向垂直专业化分工演变,并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切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测度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水平,针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各个环节,采用贸易余额贡献率(CTB)指数衡量我国各个生产环节的贸易份额和贸易余额贡献率,并以电器设备、机械器具和纺织品为例,分析这三个部门产品内贸易各环节的情况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瑞琴 《财贸研究》2011,22(6):63-69
采用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国际产品内贸易对中国行业内部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收入分配的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与技术进步相比,国际产品内贸易并不是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中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禀赋的相对缺乏,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的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内不同性质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会缩小,而技术密集型及兼具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内收入差距则会拉大。  相似文献   

8.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9.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对相关指标的计算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产业间升级与产业内升级的背离。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存在着"虚高"现象。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中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促进中国产业间升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产业内升级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以及2004-2009年行业数据,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一方面,反向服务外包通过影响劳动需求,降低就业总人数;另一方面,从就业结构来看,反向服务外包将增加一个部门密集从事活动的劳动需求,例如,对于熟练劳动力密集的部门来说,反向服务外包将增加该部门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这一结论与Feen-stra和Hanson(1996)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但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1.
凯氏定氮仪对蛋白的高效定量检测技术已在食品、饲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并在原料的验收和产品建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出对凯氏定氮仪的校准验收标准。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硫酸铵来验证滴定系统的准确性,L-色氨酸来验证消化系统的稳定性,从而确定出检定凯氏定氮仪简单、快速的验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老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品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影响,提出新时期的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历史相结合,在实践中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为加快我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盛明泉 《财贸研究》2004,15(5):86-90
社会工程物品无法通过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充分、有效地提供 ,从而无法达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境界” ,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合理选择是 :政府通过适当的干预弥补市场缺陷 ,让政府在社会工程物品的配置领域发挥导向作用。文中对社会工程项目财务决策因素及决策分析的原则等 ,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它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石,本文就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玩具国家标准中提供的两种获取玩具弹射物撞击接触面印迹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探究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对测试过程中容易造成检测误差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玩具弹射物的检测与评定提供了更明确、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WCO对《经修正的京都公约》全面审议工作是国际海关制度领域二十年一遇之事,我国有必要充分认识公约及其全面审议的重要性,以谋长远。《经修正的京都公约》实际上是一个公约群,其中主约是整个公约存在与运行的基础,也决定了公约修改的难易程度。正确认识公约主约及《修正京都公约的议定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公约管委会职能范围及其与WCO的关系,是我国把握公约全面审议的合法性及其进程的关键。《经修订的京都公约》主约规定了公约修正采用“分类提案、分类修正、分类表决、分类接受”的机制。对比1973年《京都公约》和1999年《经修正的京都公约》的发展更替过程,可发现《经修正的京都公约》是新条约,而非原1973年《京都公约》的延续。因此,当前在现行公约框架下,虽然全面审议工作完全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公约修正案难以完全生效。但谈判各方可以在现行公约框架下修正公约,以另一新公约替代1999年《经修正的京都公约》,或者将工作报告文本的内容转化为WCO软法性工具或文件。但无论如何,全面审议工作的成果,即使是局部成果,仍然将影响此后20年全球海关法律制度的发展路径与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
The Mediterranean peripheral countries cannot afford to be passive viewers of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in Europ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The new developments pose formidab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t will be argued that no single group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ll be more affected by these changes than the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given their geographical proximity to the region and their long historical record of extensive and large economic interactions (trade, finance, and migr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ngle currency in Europe on Mediterranean central bank reserves and foreign external liabilities, trade and capital flow,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It is shown that since most Mediterranean trade is with the EU, Mediterranean central banks will be necessitated to hold major portions of thei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Euros. Also, a Mediterranean currency peg to the Euro, or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where the Euro is allocated, will be important in reducing financial and trade transaction costs. It will also be hypothesized that Mediterranean foreign debts will eventually have to be converted to Euros. Finally, parallels between this region and the U.S–Caribbean region will be drawn to reinforce the argument that trade and capital dependence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a pegging of the Mediterranean currencies to the Euro.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