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极强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然而实证分析表明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市场考察,分析了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陆竞红 《商业时代》2004,(11):31-32,34
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西方较为成熟的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对中小上市公司和大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降且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降幅度更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李圣霞 《商》2014,(23):178+141-178
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再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体制的不同,我国的再融资状况不同于其它国家,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股权再融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论也各有不同。本文主要描述中国近年来股权再融资的总体规模和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以期望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忻 《华商》2008,(21)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但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相关研究始终没有脱离传统财务学框架,无法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基于此,本文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引入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在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随后运用一般多元回归模型对A股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符合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公司混合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在自身股价水平较高时进行股权再融资,从而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融资时机选择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忻 《华商》2008,(22)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但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相关研究始终没有脱离传统财务学框架,无法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基于此,本文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引入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在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随后运用一般多元回归模型对A股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符合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公司混合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在自身股价水平较高时进行股权再融资,从而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融资时机选择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股权再融资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首选融资渠道,但股权再融资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靓 《北方经贸》2014,(5):189-190
就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来看,股权再融资效率偏低,再融资后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的现象频频发生。但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控股股东影响力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本文剔除国有因素的影响,只针对民营上市公司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发展企业债权融资市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以2014—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CSMAR、wind金融证券数据库资源和Stata11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股权投资偏好并不是全体上市公司所为;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影响配股融资决策;财务柔性储备越多的企业越不偏好股权再融资;成长性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偏爱股权再融资;企业收入波动性与企业股权再融资行为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展到现在,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根据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各项政策进行修订和改进,股权再融资政策也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配股和增发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法律法规演变,体现了国家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使用的指引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展到现在,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根据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各项政策进行修订和改进,股权再融资政策也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配股和增发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法律法规演变,体现了国家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使用的指引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股权再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入手,分析相关方在股权再融资前后的权益变化。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2000年~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股权再融资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赟 《财经界(学术)》2013,(33):105-105
当前。增发、可转换债券以及配股是我国绝大多教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三种主要方式。本文中通过研究三种再融资方式的特点,对不同上市公司应该选择何种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前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都足基于年度财务数据,本文则以股权再融资为背景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盈余管理现象.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季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期望本文的研究为证监会加强中期对务信息的监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再生产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乃至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经营的不断演化,单单依靠企业自身的盈利积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因此,能否获得外部融资就成为许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我国而言,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处于以间接融资为唯一融资方式的融资环境中,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推动器。而相应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的普遍现象。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其中内部融资方式包括企业的内部留存收益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外部融资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相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而言的,已发行上市的企业,根据企业资金的需求,利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这也是证券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体现。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再融资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王洪云 《致富时代》2009,(9):118-119
分析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融资偏好的现状和原因,探讨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治理的对策,提出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上市公司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展望未来,股权再融资仍将会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前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都足基于年度财务数据,本文则以股权再融资为背景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盈余管理现象。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季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期望本文的研究为证监会加强中期对务信息的监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股权再融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着,本文从投融资方面考察了股权再融资政策变迁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9.
定向增发:低价发行的偏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2006、2007年两年股权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定向增发价格选择的倾向偏好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并不是以再融资为目的,股权定向增发普遍具有低价发行的偏好;通过股权的低价发行,帮助大股东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利益,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中尤为明显。因此,市场监管者应当进一步细化定向增发定价的管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倾向,而在众多股权再融资方式中,定向增发是最受市场青睐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定向增发都具有积极的短期公告效应,但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短期公告效应越强,长期公司绩效越差。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对自己进行利益输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构建财富再分配模型讨论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并利用回归分析考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各因素和外部监管环境对这一利益输送的制约效果。最后,从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让我国股权再融资回到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