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东盟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内容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搭建了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新平台,使双边的共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升级,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21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无论在贸易、投资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双方继续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实合作内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辰 《致富时代》2011,(6):183-183
该文分析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就双边农产品经贸合作,农业技术合作以及开发新品种合作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历经了"黄金十年"之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泰两国经贸合作亦稳步推进。目前,中国是泰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47亿美元,占泰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六分之一(资料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专访:"中泰双方经贸合作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将迎来发展的"钻石十年",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为泛珠三角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契机。在分析泛珠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增进合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油气合作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油气产量的下降及消费量的上升、对能源安全的重视,为中国与东盟油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中国与东盟油气的贸易以及投资现状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油气合作的根本障碍是双边的政治互信度不足,由此对深化双边政治互信、促进双边油气合作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国家层面的一个国际性展会,已经成为我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央将大力支持广西办好这个博览会。博览会要长期举办下去,要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是双方客商创造商机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各国关系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6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双边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7年1~4月中国-东盟的贸易额达到595.6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4%,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同时,中国-东盟贸易区的组建,势必会全面提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促进经贸关系向纵深领域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双方未来合作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双方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也在加强。本文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贸易互补和产业内贸易体现的贸易互补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揭示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存在着良好的贸易互补基础,双方在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将有更好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缅农业合作现状中缅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投资步伐加快,合作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在开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服务贸易呈现出与货物贸易不同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双方开展服务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燕 《中国市场》2012,(15):122-124,127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红河州由于独特的地缘条件,在对越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有利于红河州建设成为通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推动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红河州对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为红河州对外贸易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红河流域区域经济的发展,云南在面向东盟的经济战略地位愈加重要。而作为云南近邻的广西同样在地理位置和基础条件等方面保持着与东盟经贸往来的特有优势,两省在面向东盟开放的"桥头堡"的建设中即有合作又有竞争。本文在分析两省在与东盟的贸易条件,贸易现状及合作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应吸取广西在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经验,并发挥自身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抓住"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大好机遇,提升云南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地位,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15.
盎冉 《商》2015,(1):185-186
一、"桥头堡"战略建设的背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昆明建设区域性的金融服务中心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1,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截至2012年末,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尼共建设了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老挝成为了中国开拓东南亚市场的一个关键点。并且,中老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已经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本文在CAFTA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现状、以及两国在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双方贸易合作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对于两国未来的经贸合作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经贸》2009,(12):66-67
在分析广东企业如何走进东盟,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时.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厅长梁耀文指出,广东与东盟合作空间广阔。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东盟各国的政商各界跟广东的合作意愿强烈。他指出,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均希望搭上中国经济的顺风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中国22个省(直辖市)2000年至2018年的数据,用各省份的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以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中国-东盟贸易开放度,考察中国-东盟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并没有产生贸易的"环境逆差",相反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因此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促进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继续积极参与有关的国际合作,同时加快对外贸易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文章从现代经贸合作体系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广西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广西在开展经贸合作过程中的有力地位与条件以及如何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研究表明,应以调结构为重点促进外贸持续健康发展,把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打造成经贸合作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走出去”经贸合作战略,同时要建立健全经贸合作政策促进体系,优化提升经贸合作环境,提升经贸合作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