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接着从双边贸易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提出了一些扩大双边贸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纺织品服装贸易为例,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CAFTA的建立并未给中国对东盟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创造效应,反而使得双边贸易减少;另外,本文还证明了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通过测算,CAFTA的建立使得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福利效应为负,2010年福利损失达1.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双边贸易和贸易效应引力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通过建立两个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中贸易转移效应远远大于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之间的差额逐年增长。最后,本文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分析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4.
方凯 《中国市场》2008,(15):136-139
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边贸易的因素,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比较明显,机械和运输设备是双边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东盟已成为对中国投资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对东盟投资的第六大主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双边取得的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存在排挤和替代现象。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边在贸易上应继续扩大合作领域,在投资上兼顾双边的投资需求进行投资开发,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为视角,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1995~2011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和其他十个参考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具有比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非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影响有限,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具有显著为正的贸易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印尼贸易结构和长三角与印尼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特化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双边贸易主要是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长三角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在金融危机,欧美进出口市场大幅缩减背景下,扩大长三角与印尼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燕波  郭晓合 《现代商业》2008,(14):202-203
本文从上海口岸与新加坡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口岸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新加坡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修正的巴拉萨模型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进口贸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CAFTA下中国进口贸易存在贸易创造效应而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与越南之间双边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与越南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中的波动性和不平衡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加强两国之间的跨国区域合作,才可能妥善解决双边贸易矛盾和摩擦;应尽快推动两国之间的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和南宁——凭祥——河内——海防两条跨国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与发展进程,关于其贸易效应的研究一直持续未断。总体来说,其研究有静态效应分析和动态效应分析之分。本文仅从贸易流量效应研究、贸易结构效应研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探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10,(4):I0012-I0012
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2010年1月,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214.8亿美元,增长8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非洲39个国家直接投资对中非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东道国GDP的规模对中非进出口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不形成阻碍,但双边投资协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区内贸易结构的影响,即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内贸易商品结构及贸易地理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视角,解释了其影响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平远 《商》2013,(19):291-29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否能够实现共赢是由双方贸易效应决定的。影响贸易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贸易效应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以水果贸易为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建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省为视角,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省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广东-东盟双边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人口红利慢慢减退和资源环境牵制加剧的大环境下,人们愈发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数字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基于2007—2016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东盟的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却是消极影响;另外,中国和东盟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开展。故此,中国与东盟应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和经济贸易方面,以促进双方经济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已逾半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对东盟10国91.5%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这成功地拉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仅仅半年的时间,东盟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1564.9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646亿美元,增长45.4%。自东盟进口718.9亿美元,增长64%。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区域内各成员贸易自由化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化,对于消除成员方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和相互投资的不断扩大,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结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现状,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整的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