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把两者更好结合起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现有理论对“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关系的认识存在偏颇,我国应改变目前“引进来”政策优于“走出去”的状况,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保持两者长期动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地区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在对俄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我国对俄边境12"岸的分布以及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俄边境口岸在中俄经济合作中的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口岸经济意识,突出口岸各自优势,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商资源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外华商资源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可资利用的独特优势。文章就我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外华商合作提出三种投资模式:东南亚模式、东欧模式和美国模式。文章尝试从合作战略、合作主体、合作地区、合作方式、合作行业选择等方面为我国企业利用海外华商资源、实施海外投资战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共黑龙江省逊克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抓住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升级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制定实施的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开展对俄经贸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口岸、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对俄外向型农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凭借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全国对俄农业开发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但是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中仍存在着开发资金短缺,软环境欠佳,企业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为此,黑龙江省应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双边地区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规范企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合作组织模式,完善农业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对俄农业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黑龙江省境外投资与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黑龙江省在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以及境外投资领域获得了较快发展,为实现黑龙江省对外经贸战略升级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俄科技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普京时代”,两国科技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俄科技合作已成功突破了磨合期,双方合作主体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显现,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格局。为进一步挖掘两国合作潜力,我国应进一步转变传统合作观念,加快制定对俄科技合作长期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对“民间引进”渠道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如火如荼,在并购过程中,“走出去”战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简介了“走出去”战略及其带来的优惠政策,然后分析了优惠政策对跨国并购的有利与不利方面,并提出了解决不利方面的思路,最后,本文提出“走出去”战略应该包含更多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框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推动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合作,这为我国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选择和市场机遇。我国零售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进入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等关键的战略决策,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为此,应该积极探索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两个战略的联动发展问题。文章基于零售业国际化的文献分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内容,构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可以从融入途径、融入模式、融入战略、融入策略以及融入保障等方面来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2.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船舶究竟是该先做大再做强,还是先做强再做大,抑或是以大促强的问题,业内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中国船舶工业过分重视扩大生产规模,而在做强上努力不够.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以大促强"是现阶段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笔者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商品大米在流通环节中,普遍精度“过碾”和精磨“过度”。本文对此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呼吁坚持精度标准,适度精磨,提高碾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管理,也有人说是资金、质量、服务,品牌等,诸如干什么就说什么最重要,还有的说在企业里党的作用如何重要。其实,不论是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把"国富"与"民富"对立和并提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国富"与"民富"之间并非完全互相排斥,而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就"国富"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就是"国富"大大增强,但人均GDP不是很高,不能说国家已经很富;就"民富"来说,国民有富有穷,不能一概而论。我国从未明确宣布或实行过所谓"国富优先"的政策,倒是明确宣布并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多年的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完成,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却迟迟没有自动实现。文章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富"与"民富"的矛盾,而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与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矛盾。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是将"国富优先"转变为"民富优先",而是要明确宣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完成任务,将之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完成"先富"向"共富"的过渡;要从所有制结构,从强化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着手加以解决,只要保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贫富差距就不会发展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从而最终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7.
Opinions are not divided on in fringement by another person's use of a registered trademark without license from the trademark registrant,nor on the non-infringement by its/his licensed use of a registered trademark.  相似文献   

18.
19.
In this article we attempt to reduce the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concepts of "sex" and "gender" in the literature of "Women in Corporate Management." We contend that the incorrect usage of these concepts not only creates confusion in the literature, but also casts a shadow over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is area. We offer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authors as means to reduce the confusion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蓝箱"支持是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改革也成为了世贸组织农业谈判的焦点之一。在回顾乌拉圭回合"蓝箱"支持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假设削减方案"的研究方法评估了多哈回合"新蓝箱"对中国和主要成员国的潜在影响,并为中国在"蓝箱"政策改革的后续谈判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提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