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贸易新壁垒: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迭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从现在起到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一个贸易摩擦期。近几年除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迭起外,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已成为当代多边贸易体制下十分重要的谈判焦点。加拿大对我国户外用烧烤架的反补贴调查,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的先河。不仅向加国内其他产业发出了鼓励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信号,也会使日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对华反补贴案件越来越多。在对外贸易中如何避免反补贴调查,一旦发生反补贴调查,如何提高抗辩能力,积极应对,力争胜诉,读一读龚萍同志的《贸易新壁垒: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迭起》一文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两条腿走三步——美国对华反补贴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反补贴是中关贸易磨擦的新热点.同美国主要适用国内反倾销法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不同,美国对华反补贴则是"两条腿走三步",即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两种途径来处理中国的"补贴"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2005年颁布《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后,将反补贴的国内立法适用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体的输美产品。贸易救济权是平等赋予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仅仅从规则本身来看,美国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于法有据。但它是在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定势思维的惯性下启动的,是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倡导的公平贸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规则背后隐藏着贸易保护主义动机的对华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日公布了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DS437)上诉机构报告。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关于美国在公共机构认定、土地补贴专向性认定、基于出口限制措施启动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的裁定,进一步认定美在对华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中使用外部基准的标准不符合世贸规则。这意味着,美国不可再用此前方法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其发起单边贸易救济的难度加大。该案于2012年5月由我方发起,2014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面临的"双反"困局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品种急剧扩大,各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愈演愈烈,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占全球40%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如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在这些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反补贴是一项对中国打击力度更大,并且将来会使用越来越多的措施,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本文从国外对华反补贴现状入手,分析了国外对华反补贴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反补贴的主要策略,以便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如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在这些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反补贴是一项对中国打击力度更大,并且将来会使用越来越多的措施,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本文从国外对华反补贴现状入手,分析了国外对华反补贴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反补贴的主要策略,以便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5):8+10
商务部谈美对华反倾销:基于贸易平衡是借口在2011年4月19日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表示,美国基于贸易平衡采取的这些救济措施、调查,其实是以贸易平衡为借口来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快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华实施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同时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政策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调查数量和调查频率逐年提高,而且涉案金额、涉及行业与企业逐年增多,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直接打击了一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韩进出口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分析了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影响;同时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92-2006年韩国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韩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韩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对韩出口贸易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因此,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宋洁 《价格月刊》2020,(5):29-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快速衰减、经济增长下降明显、贸易竞争力提升比较慢、对外贸易高端人才支撑不足等国内因素的挑战,加之国际贸易新规则频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失速、WTO改革陷入停滞等国际因素的挑战。应积极构建高标准自贸网络打破美国封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加强国际贸易领域人才培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测算1999—2006年间中国与欧盟新老三成员国的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竞争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整体的贸易密切程度近年来都在逐步上升,但是与欧盟的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其中与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大于与欧盟老成员国的贸易潜力;近年来中国与匈牙利、捷克、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与德国的出口竞争程度上升得最快。  相似文献   

15.
“绿色浪潮”与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浪潮、绿色贸易壁垒、绿色标志制度和国际环境标准都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应以建立健全扩大绿色产品机制,大力推进绿色产业,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发展与扩大绿色商品出口,保证绿色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6.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2年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被正式提出以来,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传统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即研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理论框架已经建立并且认识已经比较成熟。近年来,以硫排放贸易、碳排放贸易、虚拟水、虚拟能源研究为代表,更多的是研究将环境直接或间接作为贸易品,通过贸易方式改善环境,形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环境贸易。环境贸易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产品和服务贸易,而是指环境要素的直接或间接的贸易。该文认为环境贸易包括直接的环境贸易和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它们均直接对环境产生良好影响并成为贸易的一部分,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新趋势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兆斌  左正强 《商业研究》2005,108(21):37-41
在当前世界贸易越来越自由化的总体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以新的形式滋生和发展,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根据考察了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的新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从一般和特殊两个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理论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韩贸易发展及其不平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贸易关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双方贸易额迅速扩大,依赖程度提高。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在两国贸易关系中越来越突出,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为解决中韩经贸不平衡问题,韩方应取消降低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式歧视性限制,加大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提高韩资企业对我国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使用率;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加快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解决进出口统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根据《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将中国和新加坡双边贸易的4332类商品划分为173个产业,对中新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做出实证分析:中国和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且保持着产业内垂直贸易的特征;影响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对促进两国以及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