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机会已经成为人们取得成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主实现的重要标志。加拿大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研究加拿大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探讨了对高等教育公平性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发展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政策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珠君 《华商》2008,(18):67-68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其实质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化,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一种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高等教育政策伦理是指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为实现特定的高等教育目标,在调节与分配有限高等教育利益资源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伦理价值原则。教育公平"合理性原则"的伦理特质体现了高等教育政策伦理的选择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和教育市场化是当前教育领域中较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平的角度讨论教育市场化的可行性,尤其教育市场化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影响,其中包括择校问题,教育收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平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度量,表现为一种在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间按比例平等分配利益的理想和制度规定.高等教育收费是指高等学校依据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和其他有关费用的总称,其中学费占主要部分.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各高校逐步建立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国际上大学教育成本分担的一般规律,高等教育收费不超过生均总成本25%属于合理范围,基于此探讨公平视角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收费.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介绍了云南高职教育的现状,教育公平改革进程及今后的发展,重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对策,可供政府决策及学校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为主题,分析了现阶段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从6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基本思路,即引入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公平机制,建立和健全成本分担约束机制,建立教育产权激励机制,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分类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龚锋  李博峰  雷欣 《财贸经济》2021,42(3):111-127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选取总公平感、教育公平感、收入公平感和阶层流动公平感四个主观公平指标,全面考察高校扩招政策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扩招显著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提高了因扩招而上大学个体的收入,使其对教育公平和收入公平产生更大的正向感知;与此同时,因扩招而上大学的个体对阶层流动的公平感知却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这一群体对社会总体公平的认同度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扩招是否让受益群体实现了向上的阶层流动,是影响高校扩招和社会公平感关系的关键机制.本文认为,大学扩招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当前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并提升社会整体的公平状况;未来应致力于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弱化教育分成导致的阶层固化,促进高等教育扩张这一普惠性政策真正发挥提升社会公平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质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学界定高校实际运行成本,合理确定成本分担标准,完善教育资助体系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认真剖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行成本分担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鼓励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合理分摊高校办学成本,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等相关建议,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产教融合策略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公平进程的角色展开探讨,探讨了产教融合在提升高等教育公平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综合文献综述和实践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并阐述了产教融合在优化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产教融合策略,包括推进建立产业学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平台等。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本文旨在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公平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7):98-99
基于对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在公共财政视角下,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既是因为民办高等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培养社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也是因为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辉  王梦倩 《商业时代》2007,(31):102-103
市场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市场逻辑的引入带来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变革。高等教育服务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本文认为,市场化的高等教育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刘雯 《中国市场》2007,(31):90-91
不管人们对公平如何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相当严重的不公平应该是一个社会公识。本文列举了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做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正>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性增大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在并轨收费改革之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的整体不公平,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机构布局的不平衡性。并轨收费改革之后,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连续的高校扩招,不断上涨的学费,使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又显现出了新的特点。这就是同一地区由于家庭学费支付能力造成的个体之间的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收费加剧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性增大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在并轨收费改革之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的整体不公平,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机构布局的不平衡性.并轨收费改革之后,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连续的高校扩招,不断上涨的学费,使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又显现出了新的特点.这就是同一地区由于家庭学费支付能力造成的个体之间的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欣双 《北方经贸》2011,(4):198-200
澳大利亚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机会公平。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管理,教育经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为了减轻个人的负担,学生可以申请贷款和津贴,并根据毕业后的收入水平分期偿还贷款。我国高等教育也已经由完全政府出资转变为个人和政府进行成本分担,因此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1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并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别投资于高等教育中不同层级部分的分工格局,中央政府更加集中于投资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级部分。本文证实了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具有替代作用,中央政府直接投资举办高校替代了发达地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应该主要交给地方政府。中央教育投资的功能应该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转变,中央财政的教育职能首要的是解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应该把更多的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和贫困地区举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但细看民办高校的处境,不公平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正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既表现为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表现为其间机会与权力的不平等。本文从政策目标、财政扶持、民办高校三方面分析了产生公平问题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恒君 《市场论坛》2007,(11):91-92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对高等教育的价值的追求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科学与人文、继承与创新等等,其中,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健康的发展。文章就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肤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俄高考辅导消费、高校消费的对比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收费、投入、减贷、办校、考试等政策,预防高考腐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喻丹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256-257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的进步并没有相应的体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并且由于政策、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在关注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方面不公平的基础上,从四种主要的入学或加分途径入手,结合切实调研的结果,总结不公平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