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通用-费舍”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汽车行业对资产专用性的要求并不高,资产专用性不是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动因,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性影响的观点,基本被否定了,这是由于汽车行业的属性决定的。但是在高度资产专用性行业,如自然垄断的网络型产业和前后相联系紧密的一体化产业中,资产专用性作为纵向一体化动因的论点仍然成立,资产专用性对企业一体化仍然有很好的解释度。  相似文献   

2.
罗垚 《中国市场》2012,(36):48-49,64
自科斯《企业的性质》中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指出企业的性质是作为对市场协调机制的一种替代,交易费用理论开始迅速发展,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分析交易费用的内涵,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匹配不同交易的治理结构。本文比较分析了科斯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和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内涵,以及两种理论对企业不同性质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普遍承认,第三方物流能够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巨大收益,但是不恰当的物流外包行为可能会给企业经营造成致命的打击。通过以物流资产的专用性为变量,利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得出企业在选择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时,与企业的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密切相关;对于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并不高的企业,更应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将物流服务外包出去;对物流资产专用性中等程度以下的业务,企业应当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方物流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产专用性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纵向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纵向一体化一直是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不完全契约和资产专用性的理论角度,详细梳理了纵向一体化的盐然形成过程,并对此理论解释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指出了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专业化资产与纵向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资产是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实际上表明了资产之间的技术关联程度,这种技术关联影响了投资者之间的交易范围、方式和交易效率。本文通过对专业化资产的分析,讨论存在资产专用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是如何通过纵向一体化及垂直约束克服机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钢矿企业一体化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石价格困扰中国多年,本文通过对铁矿石本身的经济性质作为切入点,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说明了铁矿石是一种交易专用性的资产,也是关系专用性资产,因此以这种性质的商品连接的钢铁企业和铁矿石企业有必要进行一体化的改革,由此来平抑铁矿石价格的波动从而降低交易双方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探讨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即企业、市场及与之相关的契约签订问题。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来解释交易成本,再从交易成本来研究合约,他认为:为了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企业内部,不同的治理结构都应与不同的交易类型匹配。  相似文献   

8.
奥利弗·威廉姆森教授是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其学术贡献不只是对纵向一体化或企业边界问题的开创性研究,纵向一体化只是经济组织问题的一个特例。以制度、组织和治理为主线,对威廉姆森的学术生涯、知识谱系、代表性著作的回顾,揭示了他所提出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匹配交易活动与治理形式的契约关系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此外,他把产业组织理论与交易费用分析融合在一起,对反垄断和规制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也独具特色。其理论成果在经验检验、应用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跨学科研究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柑橘的生产大国,柑橘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柑橘的营销渠道不畅和营销效率低下,是影响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提高橘农收入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本文以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柑橘鲜果交易的频率、资产专用性及不确定性各自的特点。探讨了我国现有的柑橘营销渠道的六大主要形式,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柑橘营销渠道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依赖性对纵向交易关系治理的影响,以及产业和制度环境对关系治理选择的作用。通过对110家供应商的问卷调查,实证结果发现,资产专用性、交易依赖性是企业间关系治理的主要考虑因素;制度环境不完善使得供应商更不愿采用关系手段。进一步对样本企业按照中国和外资分组后,结果显示,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中国供应商的关系治理选择更适合,而资源基础观则更符合外资供应商的决策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产专有性的企业控制权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流的西方企业理论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研究企业控制权分配,无法很好解释企业控制权分配与企业参与者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资产专用性和专有性是资产的二重性,资产专有性才是企业控制权的源泉,企业内部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取决于两者资产的专有性强弱,而不同资产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现形式取决于其资产拥有者行使控制权所获得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大小.  相似文献   

12.
人员流动与企业员工培训——从人力资本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企业由于担心培训后的人员流动而不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相反地,另一些企业却对培训较为重视,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这看起来是颇为矛盾的现象。如果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就可以透视出现象背后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产的专用性而产生的可占用准租是对专用性资产所有者的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它不仅激励投资者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还为这种投资设定了一个方向,从而使资本具有相应的专用性特征.可占用准租在资产专用性遇到不同情况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分割,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为了保护专用性资产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可与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或将专用性资产以权益形式投资于企业,从而保证自身的准租金不会被分割.资产的专用性通过这种准租金的分割保护机制对企业的资拳结构产生着影响.而人力资本作为专用性资产中最为典型的资本,也同样在资本结构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良忠 《商业时代》2005,(35):21-22
交易成本理论和新产权理论为企业分拆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拆的目的是强化核心业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手段是资产剥离、分立和分拆上市;资产专用性不高或相互独立或规模经济不显著的国有企业,将企业分拆,这无疑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解析人力资本参与组织租金分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岚 《商业研究》2003,(4):8-10
企业组织租金的分配是当前学术界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人力资本产权理论、间接定价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分别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绝对私有性、信息掌握的高强度性以及资产的高度专用性角度出发 ,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组织租金分配的合理性。其中 ,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是人力资本参与组织租金分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概述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将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概括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交易对象的资产专用性;有限的交易理性;机会主义行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了采用资产专用性的程度测定交易费用。 莫迪利安尼和米勒(1958)提出的“不相关定理”认为企业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该定理成立的假设条件是市场无摩擦,即没有公司所得税、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率、零交易费用等。 现实的市场显然不是无摩擦的,市场不但不可能是完全(perfect)和…  相似文献   

17.
价格是最有力的营销工具,渠道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交易成本是企业为获得产品和服务除价格外所额外付出的成本,它和生产成本共同决定了产品或服务的最终销售价格。交易成本理论一方面运用间接价格理论解释了企业横向一体化的必要及其对营销中交易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通过资产专有化理论和内部交易成本同外部交易成本的比较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原因以及对其营销渠道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钦 《商业时代》2012,(28):66-67
本文从适应性预期理论出发,在国内资本交易市场信息不完全及大量企业高度专用性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得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估计企业高度专用性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最后提出利用适应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解决我国企业第三层级公允价值的计量困境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9.
项目融资公司是专门从事大型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具有鲜明的契约特征.本文以契约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为基础,为项目融资公司提出了公司治理契约化、事前投资激励最大化、风险分担与控靠权转移对称化、事后剩余控制权最小化和治理模式弹性化等五条公司治理标准,为提高这类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联盟对供求关系双方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间的紧密协作必然伴随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该种投资能为企业带来可占用的租金,需要关系专用性资产保护机制以维持租金的创造。通过分析关系专用性资产保护期以及企业之间交易量和交易范围对该种资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